第152章 陈庐的助攻-第2/3页



    不要看陈庐这话似乎是给百姓加担子,实际上他这才是真的爱民之言。

    百姓不再运粮,一来不需要南海北的奔波减少了被各地盘剥的机会,二来明确定死了百姓承担的份额也阻止了基层篡改漕粮征收数额的操作。

    这么一里外里算下来,百姓确实会减少很多付出。

    当然,前提是漕运总兵官如贾瑜所,心念百姓打击贪腐。

    陈庐又道:“但如此算来,漕军体系的建立只怕要拖延许久了。”

    哪怕按照一船漕军三人,加十名水手这种最基本配置,在如今漕船万艘的情况下,整个漕军也要招募三万人!

    这还是由各地卫所出人来承担水手的情况下。

    如今数九隆冬,哪来的人员募兵?

    宣文帝心中原本喜悦的情绪也被渐渐压了下去。

    王怀川起身道:“陛下,陈首辅所言问题,老臣有些想法。”

    “哦?王卿速速来?”

    王怀川缓缓道:“陛下,如今京畿之地多有盗匪生乱,臣以为可择一将军,春节后出京平叛平定三府乱象,盗匪其中的青壮可充为漕军行伍,老幼则遣返乡内。”

    所谓三府,即是神京周边的真定府、河间府、永平府。

    之前就过,随着秋收结束,不少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都摇身一变成了啸聚山林的匪徒。

    而随着冰河期的到来,冬一年比一年冷,每到年关的匪徒自然也越来越多,如今剿匪之事,也被越来越多大臣提起。

    那派谁去剿匪?宣文帝几乎不假思索的就想到了贾瑜。

    剿匪这种事,不是什么大事自然不需要出动高级武将,但剿坟点就在神京附近,必须派一个有才华的去,否则吃了败仗失了朝廷面子可就亏大了。

    这么一看,贾瑜不就是不二之选?

    但考虑到其如今虽有三品将军的虚衔在身,却无实职。

    想要派他出京剿匪就必须先给予一个统兵的实职。

    所以要么是京营,要么是...

    皇帝案上的手指猛地一顿,突然想起了之前和王怀川讨论的五城兵马司一事。

    皇帝这种生物,最容易起疑心。

    宣文帝心中顿时生出几分警惕:怎么会这么巧?

    陈庐思索片刻道:“王大人此言有理,臣以为可校”

    这就是他和皇帝的信息差,陈庐不知道贾瑜早就有意五城兵马司一职,自然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思,无意中完成了一次助攻。

    他斟酌片刻道:“臣以为贾将军是最佳之选,可先履任五城兵马司,再行出京剿匪。”

    陈庐的考虑是,如今朝野上下勉强算是一片和谐,那作为两位子较力漩涡中心的京营自然不可轻动。

    剿匪这种事大算个功劳,若是因此引得武将躁动,到时候恐怕又要起二龙争斗了。

    眼看见陈庐都这么,宣文帝心中顿时释然了起来。

    首辅的性格,他从皇子时期六部观政就有所了解,最是不可能结党营私。

    连他这么了,此事应该只是巧合罢了。

    料想贾瑜岁数不大,也不该有此高瞻远瞩。

    他欣然点头,起身问道:“诸卿可还有异议?”

    群臣默然,之前被讽刺的脸色青红的杨宏义也是低头不语,手掌紧紧握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