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此千古雄文,东翁可流芳百世矣-第2/3页
贾政听了后,不慌不忙道:“瑜哥儿年纪轻轻,竟也有书文写作之能了。”
看贾瑜似乎又要什么,他又笑眯眯道:“写文章写文章,这重点就在写,一时写不好没关系,多写几篇就是了。你年纪还,也不必气馁。”
还没看过文章,他倒开始安慰上了。
显然是觉得贾瑜年纪这么,写的文章估计也不是什么佳作。
贾政却觉自己的还不尽兴,他又叫来了几个门客,欲要一同帮助贾瑜修缮文章。
待到众冉齐后,他方才打开手中书册。
略一扫过,摇头晃脑的读道:
“今四方夷狄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此语盖袭译海外洋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吾且妄言之: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只读了开篇几句,贾政便神色一振,感觉不太对啊?
这开篇不过寥寥几句文字,竟勾着他心中的丝缕热血涌动。
这是贾瑜写的?
他顿了顿,抬眼看去,文章正中上首,标题处书有五个大字----- 少年中国!
心中震惊之余,再不敢有半点轻视态度。
一扫之前轻浮之态,声音严肃,郑重往后念道: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
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明景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
.....”
苏轼在谪居黄州,心中郁闷时,来到赤壁写下了千古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而贾政,他现在坐在荣庆堂里,读着侄子送来的文章,感觉自己现在就是苏轼。
自己都没发觉到,他的嗓音渐渐慷慨激昂起来,虽觉口中干涩,却声音不见停顿,只觉胸中有一口气,不吐不快,欲直上云霄,冲入九。
整个人也仿佛随着文章一起,漫步于华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见证王朝兴衰。
此刻荣禧堂内更是鸦雀无声,几落针可闻。
众门客个个呆若木鸡,他们虽然平日里只知溜须拍马附庸风雅,但还是有几把刷子在身的。
此刻只敢屏住呼吸,聚精会神,生怕错听了一字一句。
贾政再读下去:
“是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读到这里,他哪里还敢有半分指点之意?
最后一句更是一字一顿。
这等千古雄文,便是放在他手里让他随便改,他也不敢动一笔一画!
他双手颤颤将书册放于案上,痛快的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
双眼间此时已是略有湿润,显然是朗读文章时共情深入,为文笔所打动。
贾政朗声道:
“好!好!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慈境界吾今日方才明白。”
他看着案上的文章,不禁心驰神往,又回味道:“今日读此一文,唇齿留香,铮铮词语,绕梁三日而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