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贾敦的意见-第2/3页



    到了你曾祖那里,好不容易得遇贵人,也算在乱世里博了个出身。

    可自从后面在这神京城里定了居,我和你爷爷才明白,咱们这种泥腿子终究是泥腿子。”

    “这么多年来为父走南闯北,倒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树上的猴子再怎么蹦跶,那是因为有着大树给他遮风挡雨,若是大树倒了,再怎么强壮的猴子也蹦跶不起来。”

    “瑜儿你想科举入仕,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让你读下去。

    咱们秦家纵然做不成百年大树,也绝不做那无依无靠的猴子。”

    贾瑜听着父亲的话,心里倒是安慰了不少。

    自己父亲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绝对是个聪明人,在这个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贾家衰颓的趋势。

    又听到贾敦继续道:“这拜师之事,我这里倒也有一二人选,比那书坊的王四推荐的好上不知几倍,只是能不能成却要看瑜儿你,有没有那向学之心。”

    看着贾瑜惊讶又疑惑的神色,贾敦略有得意道:“我推荐的人来倒与我们贾府有些关联,你可知西府当初的大姐,老祖宗的爱女?”

    贾敦也不卖关子,直道:“我给你的这人,正是我们国公府的姑爷,媳妇大姐丈夫林如海的传业师傅,王怀川王公。”

    王怀川此人,是太上皇隆治皇帝一朝的忠臣,他五十岁时出任礼部尚书一职,在礼部待了近十年,朝堂之内拥护者甚多。

    原本等到新帝登基,王怀川就是稳稳的进迁内阁大学士,可惜他却辞官而去,归隐田园,以读书和育人为乐。

    当中隐情,市井里众纷纭。

    贾瑜听了听贾敦的介绍,心知这是位顶级大溃

    无论在士林,还是在朝堂都有崇高的地位和顶级的人脉。

    他问道:“若是能拜王公为师自是好的,但这向学之心又是什么意思?”

    贾敦正色:“王公治学严谨,对于弟子也向来是宁缺毋滥。便是父亲刚才的林姑爷,家中四代列候,从就聪明好学,这般的人杰也是王公多番考察后,方才收下的。”

    “凡欲拜王公为师者,一要家世清白,二要持身以正,三要勤恳好学。

    因此在拜师之前,需要写一篇文章交予王公,诗词歌赋、八股文章或是箴言警句皆可,王公看后若是满意才可去他府上拜谒,且还要本人亲自去讲解文章内容,免得有些人营虚作假。”

    到这里,贾敦反倒有些忧虑道:“王公自退隐朝堂之后,欲拜他为师者不知几何,现在近十年来,也只有寥寥六七人,瑜儿你怕是机会不大呀。”

    贾瑜听了苦笑,这笔试面试没想到竟这么严格,比起他前世考编时千军万马独木桥也不逊色半分了。

    心中揣摩了一二,贾瑜心思稍定,又问道:“王公之事孩儿自当勉力为之,若事不成,便去寻几个举人拜师也无妨。只是贾蓉一事又该如何处置?”

    他将自己的想法,包括猜测贾蓉想要借此捞银子的想法和盘托出。

    虽然这种言论和过往原着的人设突兀了几分,但他也把贾蓉给自己灌酒害得自己跌破脑袋的事也出,佯装作一副气不过的样子。

    贾敦也没多疑,实话在他看来贾蓉这点事情反倒算不上什么大事。

    他摩挲了下掌中的茶碗,沉吟道:“若是平日,这般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推了便是。不过我儿如今有意科举,为父倒可把这事情接下来,办成之后,可以借着宁国府的名头给你找一个好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