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做个司马懿一样的老六-第3/3页



    贾瑜从碧蕊的荷包里又拿出二两碎银子,没管丫头一旁格外心痛的表情,直接放在了柜台上。

    “还望王叔不吝赐教,几两碎银权当王叔润口之用。”

    王掌柜哈哈一笑,不客气的收了。

    又抿了口茶水道:“这科场名师嘛,可分为两种。一是科场前辈,例如咱们陈知府这样的二甲进士,不过中了进士的那都是将来的官老爷,基本是没空教书的,所以最好可以去找那些屡试不中的老举人。”

    看了眼贾瑜若有所思的表情,王掌柜点点头,继续指点道:“二嘛,就是那些专门开设的书院,书院内夫子众多,且教书多年。

    这些人或许学识比不上那些已经高中的进士举人,但是长于教学,也是你这等新人进学的不错选择。

    更遑论书院学生众多,将来若是为官入仕,自有同学前辈照拂,便是考不中,结识些人脉也不错。”

    言罢,王掌柜又认真道:“我观瑜哥儿你是个聪明的有志气的,若是真有意进学,可先寻一良师。

    通读四书,略读五经,等过了童生试之后,你也有资格拜入一些大书院,再从五经中主修一经,辅以诗文,如此研读十余年,中个举人想来问题不大。”

    后面的进士他没,很显然他不是很看好贾瑜能中进士。不过古代中进士可比后世的高考更卷,他不看好倒也正常。

    “我们这西城区内居住的达官显贵众多,瑜哥儿你若是想要拜师,可供你选择的倒也不少。”

    接下来,王掌柜又亲自给他列举了几人。

    譬如临街的刘举人,会试虽六次不中,但其文章学问却颇有名气,教的徒弟更有五人中举,更有一人名列前三。

    又如那李家胡同里的王举人,虽然名下学生成绩不如刘举饶学生优秀。但胜在教学勤恳,态度和善,也有不少学子登门求学,深受周围邻居爱戴。

    贾瑜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在心中,此刻年关将至,纵然拜师进学也来不及,况且他还要回去和父母商议一番。

    就是几百年后,孩子上学的时候,家长还要问问老师甚至托关系找个名师呢,科举更是草率不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