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库吉特人的崛起



    大帝国的首都张灯结彩,就像迎接一个盛大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远征军出发了。大帝国的统治者坚信,只要平定了库吉特游牧民之乱,大帝国就有喘息之机。

    尽管诸多老臣一再上表劝谏,说北面的海岸线才是最应该收复的,即便是要“平叛”也该有个先来后到,等把诺德人驱逐出卡拉迪亚大陆,收复罗多克山区之后,再深入草原不迟。

    很多战功赫赫的大贵族、大将军也纷纷上书,要求先平诺德,比如哈劳斯家族和哈伦哥斯家族。理由是他们找出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诱敌深入。

    他们的战争策略是通过诈败,把诺德人主力部队引诱进中部大平原,而后用重骑兵把这群北方蛮子踩成肉泥。

    末帝鄙夷一笑,充满嘲讽地问道:“为何要把战火引到厅堂之内,而不是拒敌千里之外?”

    两大骑士团——哈劳斯家族和哈伦哥斯家族解释说,北部沿海地区,净是湿地沼泽,河流密布,不宜骑兵作战,反倒是利于擅于驾舟行船的诺德人。

    然而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末帝不再相信大帝国的两大主力骑士团。他更不信任懦弱不知兵事的文官。

    他向满朝文武解释说,无论北伐诺德、还是东征维基亚,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而大帝国目前的主要经济支柱,就是来自对草原游牧民的剥削、压榨,就连帝国中的一部分“骑士”,也是雇佣的库吉特族人。

    因此,库吉特游牧民的反叛,直接动摇了大帝国的根基,让大帝国陷入无钱无粮无兵的绝境。

    大帝国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重新征服库吉特游牧民。这是基本国策,岂能讲究什么“先来后到”?这是文官的迂腐和武将的不负责任!

    朝堂上,末帝对文官集团和大贵族武将集团一顿严厉地训斥。满朝文武是敢怒不敢言。

    退出皇宫之后,哈劳斯家族和哈伦哥斯家族的族长,进行了一次私下的秘密接触,两人在国运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见解——大帝国将要灭亡了!

    两人密谋,要保存家族实力,“以观后效”。

    远征军出发的时候,两大家族出工不出力,数次找借口拖延发兵时间。最后,远征军实在等不起,于是在没有这两大骑士团加入的情况下,孤军深入,远征库吉特草原。

    就像在动员誓师会上说的那样,他们的队伍彻地连天,从头看不见尾。他们的旗帜招展,就像天边的云朵。

    茫茫的大草原,就像无边的大海。除了这支远征军,地面上只有过膝的野草;天空中只有云彩,连飞鸟都望不见。

    等正午的阳光照射下来的时候,远征军才发现,在目力能及的范围内,空旷旷的连棵遮阳的树都没有。

    最要命的是,他们没有当地人做向导,连水源都找不到。

    队伍中的库吉特族斥候兵主动提出来,要去四周寻找水源。军队的统领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但必须分批前往。统领是担心他们叛逃。

    最终,部队统领找来一对儿库吉特族亲兄弟。兄弟两人同时在军中受雇。

    统领说,留下弟弟做人质,让哥哥去寻找水源。如果哥哥不能在天黑前返回,就处死弟弟。

    大军于是就地驻扎,等待库吉特哥哥的消息。

    库吉特哥哥轻装简从,骑着快马,消失在茫茫草原中。

    傍晚,哥哥回到军中,告诉统领一个好消息:就在大军正前方,有一片湿地绿洲,那里是牧民们取水的地方。

    统领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见他身上和马匹身上并无半点水迹,也不见他用牛皮水壶装盛饮水回来,于是断定他在说谎,要把他们兄弟二人斩于阵前,以儆效尤。

    口干舌燥的部将们赶紧劝阻,为库吉特兄弟俩求情,说未见敌情,先杀己方士兵,恐动摇军心,况且,杀的还是库吉特族人,更会使军中库吉特人离心离德。

    库吉特人哥哥也急忙伸冤,说那水源离自己还有很远的距离,只是自己担心误了行程,以至弟弟被杀,这才急忙返回。

    统领这才饶恕了库吉特兄弟,命令他们天亮之后就在军前带路,如果找不到拿出水源,军中所有库吉特族士兵,与之陪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