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死前分尸
“我们在她的兜里找到了一张被洗过的纸。”
冯博洋拿出一张字迹模糊的纸条递给路修竹,是奥尔良推车分尸案的线索。
路修竹有点失望,还以为是清油案。
那个案子可以说是一场完美的密室杀人,没有任何痕迹,没有任何挣扎,甚至连死者范伟男都是清醒的情况下溺死的。
如果说是自杀也不是不可能,但什么人自杀会想出让自己受尽折磨的自杀方式?
路修竹回过神来就听到冯博洋在说技术人员多么辛苦。
“就这么一张连数字和汉字都洗的看不清的纸条,你猜怎么招,愣是被他们还原出来。”
“纸条上那两串数字真是四不像,也不知道是谁说像QQ密码,还真让我们登录进去了,你说这年头还有人用QQ交流呢。”
路修竹来到电脑前查看聊天记录和联系人。
“根据远抛近埋的原则,推车不方便,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引起注意。”
“尸体可能不是通过推车进行抛尸的。”
连尸体带车也有200来斤,万一中途掉下来一块,那就是当场抓获。
所以凶手应该是用了什么车辆运送到这里进行抛尸。
“有目击者了吗?”
冯博洋将文件递过来:“有一个,有村民曾在6.27日上午,见到一个穿黑色上衣的中年男人,开着一个白色的农用车,将烧烤车卸在了那里。
我们调取了案发附近215省道沿线的监控,重点排查案发早上经过的运输车辆,还真就看到了一辆农用车拉着铁皮推车经过,十分钟之后,铁皮箱原路返回,但是推车不见了。”
“然后呢,看到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没有。”
冯博洋撇嘴,吐槽道:“拜托,路大队长,我们从昨天中午发现尸体到今天晚上排查出来,已经很迅速了,要是看到体貌特征不早都去周边查人了。”
最终顺着QQ号这个线索,警方确认了女死者的身份信息。
张凤艳,36岁,已婚,鲁东兆元人。
与此同时,技术组也在推车上找到了唯一一条信息,一组电话号送了过来。
路修竹问道:“既然已婚,她的丈夫呢?联系上了吗?”
冯博洋摇头打着哈欠:“还没有,我们也是刚刚查到线索,你不就回来了吗?我现在查。”
“不用了,你先去歇一会吧。”路修竹将资料库里张某丈夫的资料调查出来。
王海洋,35岁,同样是鲁东兆元人。
但是王某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甚至电话也打不通。
路修竹直接带人开车到两人老家调查情况。
“警察同志,不是我们隐瞒情况,是我们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啊。”
“他28号那天就离开了,我们也没问去哪里了,毕竟平时关系不太近。”
说话的是王海洋老家的邻居,也是他的亲戚。
“那他有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絮月堂前燕说过为什么离开吗?据我们调查,他不是已经结婚,为什么跟妻子异地呢?夫妻关系怎么样?”
“他没说为什么离开,他媳妇在外地打工,感情能好到哪里去,谁知道这俩人在外面跟没跟别人好。
不过为了赚钱吗异地也没有办法,他家里还有地,他出不去打工啊,谁知道这回怎么急匆匆的把地包出去走了呢。”
路修竹跟冯博洋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眼,又问了几句,便准备离开。
王海洋亲戚眼神一转,心思活络开:“警察同志,你们大晚上的还来调查情况,是不是王海洋犯了什么事啊,我可跟你说,我们平时没来往的,别误会好人啊。”
路修竹笑了笑:“您想多了,我们就是正常的人口调查,这么晚还来打扰你们,谢谢你们配合。”
“为了人民做贡献嘛,警察同志你们才辛苦。”亲戚笑哈哈的将路修竹送走,转过身就急匆匆而跑进屋:“媳妇,我跟你说,王海洋家好像出事了……”
人口调查,他们可不信,谁家大晚上来调查。
……
翌日。
路修竹买了数份早饭带回局里。
冯博洋狗腿子的跑来接过,笑嘻嘻地发下去:“路队心疼我们,给我们买了早点,咱们抓紧吃,吃完了好给路队继续当牛做马哈。”
路修竹无奈的回到座位上,冯博洋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凑过来。
“路队,这王海洋的嫌疑太大了,24日去找过死者张某,25日他回到老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