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
    
    得了上任圣旨之后, 谢行俭窝在家里休息生气了两天,中途还因为儿子的取名风波绝食了一天, 第三天, 谢行俭收拾好包裹, 去吏部领了相关牌子准备出发淮安城。
    罗棠笙还没有出月子,这次上任自然不能带罗棠笙一起,漕营上任一去就是三年, 想回京城只能等年尾时才能回来一次,小怀知一听爹爹要过年的时候才回京,顿时哭的稀里哗啦。
    谢行俭也舍不得家,可是君令在前, 他不得不听从。
    王氏担心儿子一个人在淮安城容易想家,便让六岁的团宝跟在左右解闷, 谢行俭觉得解闷倒没什么,主要他不放心团宝那张嘴,在皇家书院呆着总是闯祸,还不如跟着他去外边闯荡闯荡。
    就这样, 团宝背上包裹, 雄赳赳气昂昂跟在队伍中间出发淮安城。
    直到走出京城大门,遇到路上等候多时的太子车队, 谢行俭才明白敬元帝让他出任漕运总督的用心。
    “太子哥哥在那”团宝扑腾放下包裹,兴奋的扬起手指向对面。
    谢行俭嘴角弯曲,大手揪住跃跃欲试跳车的团宝,太子已经长成小小少年郎的模样, 此刻坐在高头大马上灼灼的望着谢行俭,气质雍容,脸上溢满欣喜的笑容“父皇说先生此去淮安城有些寂寥,便让本宫作陪,先生,请吧”
    说着,一扬马鞭,骏马开道。
    “太子哥哥也要去淮安城吗”团宝忍不住搓手,高声喊,“小哥说淮安城比庆州好玩,到时候团宝领太子哥哥欣赏淮安美景。”
    谢行俭满头黑线,发誓去了淮安城后,绝对不让团宝离开他半步。
    已经驰骋老远的太子回眸,吆喝道“淮安城南来北往的人不比京城少,父皇说趁着先生去淮安上任,本宫出去体察民情他老人家也放心。”
    太子上回在庆州似乎被谢行俭打怕了,吁停马儿漫步在谢行俭的车轿旁,笑道“淮安城的人贩子不比庆州少,团宝想出去玩可要提前跟先生说一声,听说人贩子最喜欢逮团宝这般大小的孩子,长的白净又鲜活,还熟读诗书,去了新家还能省下读书的银子”
    团宝满眼怨恨的低下头,望着锦衣撑起来的小肚子,气哼一声,闷闷的背过身去。
    谢行俭笑了笑,没理会生闷气的小弟,看向太子“殿下预备在淮安住几日”
    “几日”太子干脆利落的道,“先生在淮安城呆多久,本宫就在淮安呆多久,这是父皇的原话。”
    见谢行俭不相信,太子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是敬元帝的亲笔信。
    信上说太子想要执掌天下,总久居深宫不妥,看不见民间的艰辛和苦难,日后怎能体恤老百姓的难处,所以便让谢行俭在淮安上任期间,领着太子多出去转转。
    看完信后,谢行俭微不可查的叹口气。
    十二岁的孩子,敬元帝能指望太子体察什么民情。
    嘈多无口,此去淮安上任,谢行俭又开始了带学生办公的旅程。
    为了避免发生庆州那样的事,他提前和太子约法三章,太子欣然同意,按手印后,他又将团宝喊来,同样的约法三章,后面还加了一条做错事后妄想撒泼打滚求放过,一旦有,他立马就将人送回京城。
    试图用这种方法蒙混过关的团宝抖抖肩膀,颤巍巍的按下手印。
    就这样,谢行俭开启了第二次带娃上任的奇观行程。
    淮安城的漕营是三年换一任漕运总督,漕营将士几乎什么大变化,很多士兵都参与过南疆那场战役,因而对谢行俭的印象很深,听说谢行俭是新上任的漕运总督,漕营将士顿时欣喜若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