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火炮出世



府谷,折家。

折彦文浑身披甲端坐于马上。

“彦文,此次随军出征要多听你可求叔叔的话,凡事莫要冲动,知道吗?”折彦文的母亲絮絮叨叨的说着。

“娘你放心吧,我知道的。”折彦文笑着回答。

一旁一名身穿黑纹圆领袍的面阔口方的中年人看着马上的折彦文,眼神中有些不舍也有些得意。

他便是折彦文的父亲,如今折家军的领军人,折可存。

“战场厮杀,不是你在校场比武,刀剑无眼莫要逞英雄,知道吗?”折可存的语气有些严厉,其中关怀之意折彦文当然也体现的出来。

一旁一个与折可存有三分相似的中年人,此时也是浑身披肩笑着说道:“由我护着彦文,你还担心什么。”

折可存闻言拱手道:“一切就拜托兄长了。”

“哈哈,你们就在家里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折可求大笑,翻身上马。

院外折家军三万兵马早已经整军待发,折可求也没废话直接一挥手道:“出征。”

说着便率先拍马而走,折彦文紧随其后,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开拔向着太原进发。

眼看着折可求和折彦文的身影消失,折可存微微叹了口气,有些担忧的转身回府。

一旁折彦文的母亲见状开口道:“夫君,既如此担心为何非要彦文去这一遭?”

折可存闻言又叹了一口气道:“彦文终归是要长大的,这一次虽然凶险,但是有兄长护着安全应当无虞。”

“如今新帝登基,从彦文带回来的那些消息看来,当今陛下可不是之前那些中庸之主,若是彦文不立下一番功劳,我百年之后,折家何以为续?”

“这些年朝中对我折家在府州早已多有微词,若是这一次彦文能够立下一二功劳,也是为他自己挣一份保障。”

说着折可存转头看向大军离去的方向,目光幽幽。

……

汴京城内,赵桓在大庆殿内处理着政事……匆匆的跑了进来禀报道:“陛下,西山那边的消息,说是您要的东西成了。”

赵桓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连忙放下手头的奏疏开口道:“走走走,快去看看。”

西山,秘密研究所内。

赵桓看着面前这粗壮冰冷的大炮,心里是满满的安全感。

抚摸着长达三米的炮身,感受着手上传来的金属质感,神色有些亢奋。

他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能搞出来,本来台还以为最快都要半个月,毕竟浇筑气泡这个东西的确不好解决。

在后世浇筑中产生的气泡也都是一个难题,只不过后世有液压段冲和机械控温等方式进行控制大大的降低了这种气泡的产生率。

“试验过了吗?射程是多少?”

罗贤德上前拱手道:“我们已经测试过了,仰角抛射的话,最大射程差不多能够达到5000米,有效射程则是250米到3000米之间,千米以内精度能够控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碎叶不语制到三十米以内。”

听到这样精确的数据,赵桓很是欣慰开口道:“能够量产吗?”

“可以只是以目前的方式,每日里最多能够铸造2门这样的大炮。”

这个产量让赵桓有些皱眉,开口道:“带我去看看,你们的铸造过程。”

“是陛下,请随我来。”杨世杰开口在前面领路。

刚走入一旁的铸造室内,赵桓就感觉到了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杨世杰则是指着面前正在浇筑的模具开口道:“由于一体浇筑气泡难以控制,于是我和罗兄想到了分块浇筑的方式。”

“我们将整个炮体分为了十数个小段进行分节浇筑,然后将他们摞在一起在进行整体浇筑,这样一来极大的增加了成品率。”

“不过这样的话铸造的时间就拉长了许多,而且后期的打磨工作也比较费时,所以产量自然而然就降低了许多。”

赵桓顺着整个流程看过去,暂时没有发现什么能够改进的地方,毕竟目前很多过程都需要手工完成,这就很大程度的限制了产量。

“你们做的很好,现在军器所那边燧发枪的产量如何?”

“回禀陛下,自从改良使用陛下设计的流水线作业法之后,军器所内的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目前能够日产燧发枪150支左右,第一批的一千支已经送到了张将军那里投入训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