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报纸的威力



“卖报、卖报、大宋周报,5文钱一份。”

无数拿着报纸的少年,在汴京城的街头吆喝。

街头的百姓对于这突然出现的东西都有些好奇。

只是5文一份的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至于为什么不用书铺卖报纸而是用报童对外销售。

这也是赵桓给苏符的建议。

一来是可以更好的隐藏报纸的出处。

二来也是可以让这些小孩有一份工作和生计。

每卖出一份报纸,报童就可以获得一文钱的提成,让他们在这个灾荒的时节不至于饿死。

如今汴京城内,青壮年大部分流入了军营和各项建设之中。

难民中还有不少的老弱妇孺,这些人赵桓也不打算浪费。

毕竟这个时代什么最便宜,人力最便宜。

特别是在灾年,只要管一口饭,有的是人愿意来做事。

于是难民中的妇孺挑选了一部分帮助各大工地洗衣做饭。

年纪稍大的则是按照区域划分了简单的洒扫工作。

再加上有禁军巡逻护持整个城外的难民显得井井有条,城内的街道也是焕然一新。

治安环境竟然比金兵入侵之前还要好,这也让赵桓的声望越发高涨了起来。

一名曾经的礼部侍郎正在酒馆里慷慨激昂的挥斥方遒,诉说着赵桓上台之后的种种暴政。

以及赵桓善杀大臣等行为,台下的学子也是议论纷纷。

突然一个学子走入酒馆内,看到上首唾沫横飞的前礼部侍郎,小心翼翼的上前。

看到自己的学生突然跑上来,前礼部侍郎,余德里有些奇怪。

只见学生拿着一份报纸放到了他的手上,指了指上面的一个板块。

赫然写着,嫖娼不给钱,没想到前任礼部侍郎竟是个白嫖党。

一看内容,余德里整个人眼前一黑,里面既然写的是他多年流连各处青楼画舫不给钱的事迹,他被几个花魁包养的事迹,描绘的那叫一个有声有色。

身为大宋官员那次去青楼不是别人宴请,他堂堂礼部侍郎逛青楼给钱不是掉价。

然而在百姓眼里就不一样了,顿时余德里匆忙起身准备回去,结果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无数学子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

那一道道目光就好像耳光一样抽在了余德里的脸上。

而像是余德里这样的官员还有不少,报纸上刊登着他们的风流韵事和黑料。

相对于他们千篇一律的抹黑赵桓,这些花边新闻和八卦无疑更具备吸引力。

再加上那些家伙的小作文写的那叫一个绘声绘色,让人欲罢不能。

一时之间那些之前跳的最欢的官员成为了,市井间的笑料和谈资。

一张小小的报纸轻易的就扭转了他们这么多天抹黑的努力,而且还让赵桓的声望再次提高。

因为除去那些花边新闻之外,报纸上还记录有之前所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碎叶不语有被斩杀官员的罪状和贪污金额等等。

一时之间民意沸腾,要不是那些官员已经被斩首抄家指不定这些个百姓会上演一出全武行。

除此之外最大的板块记录的则是,此番留名的安置政策。

无论是招募从军的待遇,还是招募做工的待遇,以及相关的保障清清楚楚。

还列出了好几个例子举证,增加了可信度。

一时之间赵桓的声望再次攀高,只要有人在汴京城那些难民眼前说赵桓的坏话,顷刻间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几天时间整个汴京城内的话锋从原本的抹黑赵桓全部变成了赵桓,得到回报的赵桓,也是满脸笑意,民心可用。

就在这个时候,两个汉人打扮的金人细作混在人群中进入了繁华的汴京城。

……

太原城下,李彦宗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便拿着种师道的行军线路图来到了完颜宗望的大帐之中。

“元帅,这是我从我朋友那里得到的朝廷援军的行军路线图,以及相关的兵力配给。”

说着李彦宗恭敬的双手奉上了一份舆图。

完颜宗望有些意外,这几日他派出去的探子依旧没有查到关于朝廷援军的消息。

他正在为这个事情困扰,没想到李彦宗竟然这个时候送上了行军图。

“快拿来我看。”

完颜宗望直接接过行军舆图,铺在了桌面上,上面一共有三条路线。

不过只有一条标线,那便是从汴京出过湘州,隆德府过邢州至太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