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天赐良机



三日后,完颜宗望并没有探查到有关援军的情报。

只能根据这几日探子的回报对援军可能的行进路线进行推测,只不过却也无法确定援军此时究竟到了哪里,或者到底有没有援军。

就在这个时候,刘彦宗急匆匆跑入了军帐之中,脸上是狂喜之色。

完颜宗望见状皱眉,反手将身前的军情舆图给翻了过去。

“发生什么事了毛毛躁躁的?”

“大喜啊元帅,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刘彦宗此时已经顾不得完颜宗望那明显的不满了而是从手中取过了一封秘信交到了完颜宗望手里。

完颜宗望有些皱眉,不过还是打开了书信只是看了两眼,眼神顿时有些错愕。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介绍了大宋汴京城如今的情况。

只有区区三万新兵守城,种师道带领捧日军和天武军两万人北上驰援太原。

第一时间完颜宗望认为这是假的,因为换做是他,他都做不出这样疯狂的事情。

一朝之国都,放三万人还是新兵去守,还是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这简直是开玩笑。

“这是从哪里的来的书信?”完颜宗望看向李彦宗。

“这是我在德隆州的一位友人传递给我的,他乃是当朝太师蔡京的门生。”

“你意思,大宋朝的太师,将大宋朝国都的情况告诉你,你认为这可能吗?”

在完颜宗望看来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李彦宗却是微微一笑道:“元帅,这消息我认为是真的,因为验证起来并没有难度,只需要两匹快马去一趟汴京查验一番便可。”

其实李彦宗收到的消息并不止大宋汴京的情况,还有种师道的行军路线图,以及蔡京的一些许诺。

只是这些东西他当然不会一下子全拿出来,不然怎么体现他的价值。

“你们大宋的太师为什么这么做?”完颜宗望还是不信。

刘彦宗露出自信的笑容开口道:“元帅有所不知,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登基的乃是原本的太子赵桓。”

“而原本的徽宗陛下,带着心腹大臣和一众精锐躲到了江南,据守长江天险观望朝局,却独独留下了蔡京在朝。”

完颜宗望不懂其中的弯弯绕,只是看着刘彦宗,表情有些不悦。

刘彦宗此时也反应过来,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连忙开口道:

“蔡太师是徽宗陛下的人,自然是不受当今陛下待见,据说当今陛下有意罢免蔡太师,甚至有要抄家的意思。”

“如此朝局之下,蔡太师若是要自保,那么自然要依靠我们去打破如今的局面。”

“从太原到汴京,大军走小路隐藏行迹,月余便可兵临汴京城下,若是能够攻破汴京,元帅之功便是无人能及了。”

说实话完颜宗望心动了,攻破一国都城,还是大宋这样富庶的国家,能够捞取的好处自然不需多言。

到时候基本是能够稳稳的坐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碎叶不语上下一任可汗之位,只是身为将领他很清楚,越大的诱惑往往潜藏着越大的危险。

“如今大金兵围太原,若是贸然分兵,只怕会引起宋人警觉,而且种师道并非易与之辈,我的父辈便听过他的名声,虽然他只带了两万军却也不可小觑。”

“而且如果消息有误,孤军深入只怕是有去无回。”

刘彦宗闻言脸上的微笑却愈发灿烂,因为既然完颜宗汉没有拒绝,并且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这就证明有戏。

沉吟片刻后刘彦宗开口道:“既如此,元帅可安排几人前往汴京城中一探究竟,同时可以向可汗求援,若是可汗那边得知宋朝这边的情况,只怕也会愿意增兵。”

“而这段时间,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先吃掉种师道的援军,到时候是攻是守,皆在元帅掌握之中。”

完颜宗望闻言思索片刻,没有想到其中的危险,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很好,来人,赏赐,刘参军百金,加封为左仆射,领契丹军两个某克勃极烈(百人队)。”

“谢元帅恩典。”刘彦宗瞬间只感觉自己的春天来了,自己终于有了兵权,虽然只是两百人还是大辽的降兵,但是确是阶级上的改变。

“这都是你应得的,只要你尽心办事,本帅不会亏待你的。”

“臣,定当万死不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