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朕相信你
赵桓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对此老种将军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怎么接比较好,毕竟这些事的确是赵家做的不地道。
当初大辽打来了,折家挡在前面,当时的宋徽宗承诺只要能挡住大辽就封赏几何云云。
结果人家挡住了,宋徽宗的封赏确是个打了大大的折扣。
对此折家虽然不满但是也只能咬着牙认了,第二次西夏打来了。
宋徽宗又让折家出人,这一次折家学聪明了先要军费再出兵。
宋徽宗没有办法,于是筹措了一笔军费给人送过去。
折家倒是不含糊,拿钱办事,又把西夏给挡下来了。
结果人家西夏刚走,宋徽宗发去了嘉奖的圣旨,然后封了几个官,到这本来皆大欢喜。
接过圣旨后面又说,国家财政困乏,折家军后续的军费只怕要缓一缓。
折家军一看好吗,这典型的提上裤子不认人,再到后来折家就是听调不听宣。
每次要他们出兵就先把封赏和钱给到位,否则人家就各种理由推脱。
对此宋徽宗也没啥办法,毕竟折家军基本上就没拿过几次大宋给的军费。
钱都是人家折家出的,人家凭啥听你的。
朝中更是有一些人鼓吹什么折家会成为第二个西夏云云。
他们也不看看大宋有没有能力去灭掉人家折家军。
就算拼命消灭了折家军之后,到时候留下的烂摊子谁去收拾?
这次大金敢于出兵太原,也是因为他们也清楚折家和大宋之间的关系。
只要金兵不踏入折家的领地范围,人家折家就不会管大宋这边的事。
种师道沉吟片刻之后:“折老将军,与我也算有几分交情,再加上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他们也是清楚地,只要官家钱粮不缺,想必应当是没问题的。”
“既然种老将军如此说,朕相信你,三日后,我备好军饷粮草,老将军即刻启程出发,我大宋之安危就交由老将军了。”
“臣定不辜负陛下所托。”种师道郑重一礼。
赵桓也是郑重回礼,心头大石落地,赵桓也松快了许多。
“老将军既然大事已定,我便不打扰了。”
“老臣恭送陛下。”
种师道领着赵桓出了书房,转到正堂准备走中堂而出。
进入正堂内赵桓抬头看到一幅字愣了一下,因为上面竟然是他颁布的祖训。
种师道见状:“陛下明发天下之祖训,振聋发聩,臣便临摹一番挂在这里提提气。”
“种老将军秒赞了,朕只是做了一个帝王应该做的。”
说完赵桓迈步而出,背脊都莫名挺直了些许。
他也知道了为什么种师道今日的种种表现是为何了。
若是他还是前世那个唯唯诺诺的皇帝,只怕今日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走出种府大门,赵桓松了口气。
看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碎叶不语看天色还早,赵桓想了想说道:“走我们四下逛逛顺便去几处捐献点看看情况。”
邵成刚虽然担心陛下安危,不过他只是一个太监自然没有干预的权利。
李云莫则是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只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将警惕心再次提高了许多。
赵桓顺着种老将军的府邸前的朱雀大街向着皇城的方向走去。
沿街的行人络绎不绝一些人都背着粮食,拿着些布匹向着一个方向迈着坚定的步伐。
看着大宋百姓如此,好似恢复了些许盛世之景。
赵桓还是颇觉欣慰的,想了想这朱雀大街乃是主街,时刻有兵丁巡逻,应当不会有啥不法之事。
然而念头刚落,就见不远处两个军士打扮之人拦住了个带着粮车的商贾。
不知道因为什么好似争吵了起来,随即其中一名军士拔刀。
最终商贾只得赔礼任由军士将满满的两车粮食拉走。
四周之人见了却好似习以为常一般,只是指指点点一番便散去了。
赵桓见状确是眉头皱起,上前两步将那被推倒在地的商家扶起缓声道:“这位大哥这是咋了?”
那名商家看着赵桓三人衣着华贵,显然不是凡人却不知道其中门道,于是开口道:“几位是外地来的吧?”
赵桓眼珠子一转开口道:“确是从外地而来,听闻金军围了太原,陛下筹集军费便想来尽一些微薄之力。”
商贾闻言顿时有些紧张的四下张望了一下开口道:“我奉劝这位兄台,还是尽早回去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