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龃龉沮授-第2/4页



    若是当初吕布愿意帮助袁术而不是坐看他灭亡,他甚至不必出兵偷袭许昌,只需从后方截断曹操粮道,曹操就败了。也不知道原史中陈宫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怎么了,他愣是不去帮袁术。陈宫那么厌恶曹操竟然在曹操最虚弱的时候不去背刺曹操,大概他对曹操有着复杂的感情吧。

    最后沮授表明态度,他认为袁尚出使淮南对当地集团的启发太大了!已经远远超出袁尚之前预期的情况。

    袁尚被得很没面子,同时自己也忧心忡忡。若真的如此,曹操若败了,河北冀州便要面对袁术和吕布的兵锋了。

    不过袁尚也是嘴上不认输,他和沮授辩论起来,他吕布是反复人,这个联盟未必会是铁板一块。

    沮授反驳,正是因为吕布是反复人,所以他必然记恨曹操当初濮阳的反败为胜,自然乐意偷袭曹操从中获利。且听闻袁术之子袁耀要娶吕布之女吕玲绮,吕布到时便是国丈,他为了自己利益和女儿绝不会像平时那样随便反叛袁术的。毕竟吕布只有一个爱女,是他和原配严氏所生,甚是疼爱。今日吕布若帮袁术称帝,他日吕玲绮便是太子妃和皇后!这种关系是无法离间的!关系绑定得太深了!

    袁尚被驳得哑口无言,他也意识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冀州必须出兵干预吕布,才能保证曹操敢对袁术用兵。这么一来冀州就得不得不卷入一场原本可以不介入的战争!用这个时期发展和练兵,等中原诸侯消耗实力后再去以强打弱原本是最佳战略。而因为袁尚的出使,使冀州大概率会面对这种局面。

    话到这,都成沮授的道理了,袁尚也从沮授的批评中听出他对自己的不满。

    最后的一番话,让袁尚对沮授彻底死心了,于公于私沮授都已经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了。

    沮授对袁尚道:“依沮授之见,有番话想奉劝三公子!

    夫家族兴旺有赖长子,他子以庸碌为贤,若有才干反为不贤!春秋时,公子重耳被兄弟所累远遁他乡,千辛万苦才重回晋国,是为晋文公;齐国公子白险些被兄弟公子纠所害,那便没有春秋之齐桓公!如今袁氏昌盛,主公正值壮年,但成年公子有三,且都委以重任。然则一旦主公命不永,三兄弟则难免阋墙之祸!因此三公子当以无为而治,则可消弭未来兄弟相争的命运。主公谋士如云,武将如林,三公子大可享受纨绔,快意人生,潇洒歌舞姬妾。

    沮授冒昧相劝,三位公子都有才能反倒不如一人有才能,两位无才能!若是三公子以家族为重,以大局为重,大可不必平日如此费心劳力的为主公筹谋,重任交予家中嫡长兄即可!

    沮授只为公不为私!今日之言与三公子,来日吾也将把此念进谏给主公,劝主公以谭公子为长为主。三公子如有古之风范,应当急流勇退,避免兄弟之争!”

    袁尚闻言后便起了杀心!

    这算什么?!

    这不就是沮授劝袁尚放弃夺嫡,退出竞争,哪怕自己有才干也要顾全大局,防止出现兄弟相争的局面?

    袁尚一旦退出,袁谭就没有竞争者了呗,自然而然的就是袁氏的继承人了呗?

    若是如此,袁尚还穿越过来干嘛?就为了让出地位和权力,让袁谭上位?

    少他妈拿道德绑架自己!什么狗屁“夫家族兴旺有赖长子,他子以庸碌为贤,若有才干反为不贤!”,女子无才便是德,改为了非嫡长子无才便是德了呗?

    沮授明显是在自己走后接受了袁谭的笼络,沮授既明确袁尚得到才华,又想袁尚放弃夺嫡和手中的权力。这已经不是就某件事意见不合,批评指责的事情了。而是立场问题,站队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