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当世四公子-第3/4页



    后来袁尚让荀谌也给他二哥袁熙好好介绍前冀州牧韩馥家族中的女子,实在没有女子就把河北张氏的女子许配给他,但一定要保证甄姬是袁尚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公子文韬武略,却也是个多情种子,只从梦中便爱上那甄氏女!将来想必会传为一段佳话!”荀谌调侃道。

    袁尚穿越后也是第一次这般喝酒,略有点飘飘然,这起步阶段虽然有母亲刘夫人氏的波折,但是好在自己当机立断劝父亲袁绍惩大诫,只等河东刘氏家主的回复,袁尚便可以河东刘氏“约法三章”的垫脚石让自己的父母都下个台阶。

    回到府上,这一夜他睡得很香。

    翌日清晨,袁尚醒来,命人把昨外出时购买的玩意和点心给袁买送去,这已经成习惯了,他但凡外出都要给袁买购买东西的。做戏要做足,既然想拉拢齐夫人就得从点滴做起,长日久才能让她放下疑心戒备帮助自己。不过袁尚不知此时的齐夫人并不反感他,相反对袁尚还有了那么一点点不该有的情愫,一直憋在心里。这英姿飒爽的少年儿郎,如同旭日般光彩照人,在她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一早有家丁禀报袁尚,替他讨封的辛毗大人回来了!主公袁绍命他上午巳时去军中报到!袁尚大喜,总算盼来了汉献帝的册封,曹操的办事效率还不错嘛,看来曹操此时对袁绍还是比较缓和的态度,毕竟此时双方的最大敌人不是彼此,于袁绍而言是公孙瓒,于曹操来则是中原的大势力!

    袁尚赶紧洗漱吃饭,换好甲胄准备去军营。而此时母亲刘夫人来在袁尚院中,一来祝贺儿子;二来报信——河东刘氏家主也就是刘夫饶叔父刘樊一日间便会到邺城,他已经基本同意了约法三章,但袁绍下狱的刘夫饶三个族中兄弟依旧被羁押;三来袁绍昨日便一直住在军营中,刘夫人让袁尚去探探父亲的口风。

    袁尚还得继续演戏,表情凝重的对母亲道:“母亲在上,尚儿今去了领取册封后,便找机会向父帅进言,劝父亲念在孩儿的份上,勿要对河东刘氏赶尽杀绝!”

    刘夫人听到这么更是忧心忡忡。其实真实情况远没有那么危急,袁绍不过是抓了刘氏的几个族兄,并没有想抄家灭族,也没想过休妻绝婚。但是袁尚通过流言四起把事态对刘夫人呈现得很严重,这才好惩大诫,顺便给母亲和河东刘氏改改毛病。

    出发后,袁尚一路上骑马前行,邺城中见到他的人无不侧目而视,纷纷议论这是谁家的儿郎?鲜衣怒马,朝气磅礴,英姿飒爽。更是许多女子纷纷投以看情郎的眼光。

    于是市集上,茶楼中,酒肆间,便开始了一场新的讨论。

    子牙茶楼,邺城最负盛名的一间茶馆,冀州的名流多在此弄风起雅,饮茶作诗,来往多是官吏与世家大族的名仕,同时也是消息的集散地,下大事,诸侯军事,名人轶事,都能在这打听得到。

    “刚刚那个鲜衣怒马的儿郎是哪个府上的?竟然如此英姿,莫不是江东周郎来在邺城了吧?”一位世家的族长问道。

    “周郎来了北地?听闻周瑜二十出头,玉树临风,英姿飒爽,确实与刚刚那少年郎有些神似。”一位诗人道。

    “刚刚不过戏言尔,江东周郎怎会来到簇?他忙着安抚江东的世族还差不多。况且刚刚那人骑的马应该是大宛马,西域马种,汉家地的马远不及它雄壮。”族长道。

    这时一位官吏插嘴道:“尔等勿要乱讲,刚刚那人乃是主公的三公子,袁尚!此人可了不得,他与那赵云,马超,甘宁并称为当世四公子!”

    “当世四公子?!”饮茶的诸人纷纷围拢过来洗耳恭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