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3/4页



    “按理说燕大也是国内顶级大学了,提交上来的人才自然不错,我不该卡着不让过。唯独其中有一个人,让我有些犹豫,所以特地找你们来问问意见。”

    沈从斌拆开了文件袋,背后的秘书弯腰,将复印好的文件一人发了一份。

    李东伟眼皮子微微抬起,带着大板戒的小拇指勾了起来,表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子傲慢和不屑。

    这是乔御的档案。

    他没见过乔御,只是听说过。

    李东伟不喜欢名头响亮的年轻人,他总会被年轻人的锐利灼伤。如果是听话的年轻人,倒也另当别论。奈何从一入校,乔御就倒向了叶勤学那一边,李东伟自然看他不是很顺眼。

    上一次听说,是乔御证明了心肌干细胞造假,让他的心腹爱将从独立实验室的负责人,变成了燕大教书匠。

    沈从斌等到在座各位都差不多看完档案,这才缓缓道“这也是燕大提交上来的人选之一。是燕大数学院提名的。”

    万人计划,10000个名额虽然看起来多,但是平摊到每个高校上,数量就十分微不足道。再让每个高校给院系内部的人提名,得到的名额就更少了。

    像是燕大生科院,只拿到了2个名额,数学院更是只有1个。

    而就是这么一个名额,却用在了乔御的身上。

    足以见整个数学院对这个抢来的学生的偏爱。

    吴院长当初做博士生导师,选人时原则就是宁缺毋滥,经常招生季过了,也看不上什么人,但是对自己的学生又是出了名的好。

    惜才之心,自然不会用在庸人上。

    乔御的简历十分辉煌,足够秒杀10000人里的9990,但是,这也改变不了,这个计划要求被提名人年龄35以下,学历博士及以上。

    乔御,大学本科还没毕业,换句话说,他的最高学历才高中。

    若非数院强推,再加上生科院从中斡旋,这个档案名单,都未必能通过校级审核。

    这也是沈从斌把这10个人招来开会的原因。

    “按理说,名额分到学校头上,只要差不多的,我们这也就批准了。”沈从斌道,“但是乔御这个学历吧,实在和规矩有所不符合。我个人,其实是倾向于通过的,但是又怕以后上面问话,所以特地找你们来问问”

    底下的诸位教授们顿时七嘴八舌议论了起来。

    “这么多年,都说我们国家留不住人才,好好的科研人员养出来,放出去留学,就拿了绿卡换了国籍。为什么放眼全世界,以我们的经济体量来讲,对研究学者的待遇,基本上最差的。”一位中年教授慷慨陈词,“之前袁院士拿了国家500万奖金,都有那么多人心生不满。难道我们的科学家就要饿着肚子搞科研,才配得上寒窗苦读三十年”

    “所以,我认为,不需要在乎这么多形式主义。只要是人才,我们就要代国家留住他。”

    但场内,也有不同的声音。

    “当初为什么限定学历,外人不清楚,你们难道还不清楚吗这里人少,我也推心置腹和大家说几句。今年,你把本科学历的乔御放进来了,明年,那位高校院长的儿子研究生,论文发表的也不错,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博士生里的水货也不少。哪怕是常青藤的博士,没那个脑子,也只是文凭好看罢了。”之前说话的教授据理力争。

    “什么叫只有文凭好看那么多做科研,做学术的,你能说每个都有天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