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2/3页



    乔御打量了他片刻,问“你看上去心情不太好。”

    李初杰十分唏嘘“五年前,我也在克雷数学研究所学习过两年”

    如果说普林斯顿大学是全世界的数学圣地,那克雷数学研究所就是青年数学家的孵化摇篮。

    “我之前在国内读高中的时候,总是听到过这样的声音,说女孩子学数学不行。我没当回事,因为的确很多女孩子数学成绩不行。”

    “我本科在普林斯顿,研究生在哈佛,27岁进了克雷数学研究所。我比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学数学的人都强,但是我也经常听到一种声音,说华国人数学不行,还说华国根本培育不出数学家。我据理力争,又无力反驳,因为我们华国的确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土生土长的数学家。这才知道那些心高气傲数学好的女孩们是什么感受。”

    要么是外籍华裔,要么是出国留学后移民海外。

    都说弱国无外交,华国现在自然不算弱,然而在数学这一块,却是彻头彻尾的羸弱,根本配不上它的经济体量。

    所以李初杰回国了。

    “伯克利的教授邀请我去读博,我没去。直接回了国。”

    个人的力量在历史中自然渺小无比,但是李初杰也想作为一块地基,去改变一些东西。

    只是他以为这种改变,至少要等到他的孙子给他坟头烧纸才能看到,没想到却从天而降来了一个乔御。

    乔御看得出李初杰情绪低落,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没关系,以后会好起来的。”乔御想了想,回答,“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人,三代人。现在是2015年,一百年前是1915年。1915年那些学者们的梦想,我觉得到今天已经实现了。迟早有天,你的愿望也能实现。”

    当年钱学森归国,邓稼先远赴荒漠,周总理决心举国之力合成牛胰岛素。

    华夏的科研起步太晚,却也没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坐享其成,一路都磕磕绊绊,但最后依然走向成功。现在的条件比当初好了无数倍,总不会一直止步不前。

    李初杰唏嘘道“你说的对。对了,你来我办公室干什么”

    乔御“哦,是这样的,我要去参加ibs,为期一周,来给您递请假条。”

    李初杰掐指一算,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你要去一周那11月2日的发布会怎么办”

    发布会时间就在下周四。

    也多亏包裹到的及时,要不然克雷研究所恐怕只能冒着被当成骗子的风险,给燕大打电话了。

    乔御指着信上的一行字,道“看这里,要求乔潜龙直系继承人到场领奖。他的直系继承人又不止我一个。”

    还有乔月。

    乔月在大学没肄业前,也是有学校保送留学资格的。

    她的护照应该还能用。

    如果一个人去不放心,那完全可以把吴玉秋叫上一起去嘛。

    去一趟就能领1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小一千万了呢。

    毕竟这么多年,也就佩雷尔曼拒绝过克雷数学院的颁奖。

    虽然乔御觉得一百万美金也没多少,稍微努力一下,大概一年时间就挣回来了,但让乔月去长长见识,也是不错的。

    周一,燕大要去国际生物大会的六名师生整装待发。

    孙瑞虽然早知随行人员里也有乔御,但在看见他后,依然微微皱眉。

    不过,从名义上讲,他毕竟是张开伟的师弟。两个人研究生时,都是同一位教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