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第2/4页



    那是去年的事了,巴顿14岁,高一,看上去跟个孩子似的,还是那种漂亮的小女孩。

    不管是外貌还是最终成绩,都让艾伦的印象十分深刻。

    至于另一方,乔御。

    艾伦确实没听说过,如果这是一次营销的话,那乔御无疑十分成功。

    至少靠着碰瓷巴顿,让这一届参赛选手和大部分工作人员,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华国一直被称为数学荒漠,尽管每年,各种国际青少年数学竞赛中,他们都能名列前茅,然而纵观如今的数学界,华国最顶尖的那批数学家,也不过在第二梯队。

    菲尔兹奖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只授予40岁以下有杰出贡献的青年数学家。

    虽然也有丘成桐与陶哲轩两位华裔获奖者,但华国国籍的人在此的斩获数是,0。

    也是一个挺有趣的现象。

    既然是以文会友,那肯定也是以考试论英雄。

    在赛委会的默许之下,比赛时间定在了周三下午2点到5点半。

    一共三道题,分别为代数、数论、几何。

    墨尔本大学角落,一间教室被腾了出来,用作比赛场地。

    题目是从过去的试题库里选出来的。io每年比赛,都有200多道题用作备选,最后投票表决出6道。

    没被选中的题目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太难而无人选择。

    实力稍弱的国家的观察员是绝对不会把自家选手往火坑里推的。

    但是在这次私人比赛中,裁判们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这道题不错,我之前拿去给我带的大学生做了,全班只有3个人做对。”

    “说实话,我不赞成私人恩怨用这种方式解决等等,这道题好像是我出的,去年你们全都骂我脑袋有坑”

    约瑟夫面露不满“艾伦,我怀疑你偏心眼。你明知道巴顿数论学得很好,你挑的这道数论题也太难了吧,不能给我们可爱的华国男孩一点面子吗”

    艾伦的笑容意味深长“数学的世界是残酷的。”

    乔御提前享受了一把比赛的待遇。

    宽敞的教室内,只有他和巴顿两位选手,座位相隔好几米远。

    讲台上坐着的,则是这次比赛的监考员艾伦。

    艾伦今年36岁,高中就读于英国著名贵族学校哈顿中学,本科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在哈佛金融系,博士则继续选择了数学,如今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之一,国际数学委员会成员,未婚。

    顺带一提,他曾经是李初杰的直系学长,不过两人并无私交,仅限于互相听说过对方的名字。

    如今,他能坐在这当裁判,而李初杰却还只是一个国家队的领队。只能说选择不同,人生际遇也不尽相同吧。

    他指的选择,是李初杰当初拒绝了伯克利大学的邀请,反而回国做研究。

    光是为了一个职称都能忙得焦头烂额,得到的基本工资更是少得可怜,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想不开。

    艾伦眉眼里的笑意顿时更深了。

    现在离下午2点还有3分钟。

    乔御的面前有一个平板电脑,另外还有一支电子笔。

    题目就在平板电脑上。

    除此外还有一个空白素描本,一支签字笔。

    听说这也是赛委会想出来的主意,写在平板上的字迹可以通过联网延时15分钟观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