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航海家
    
朱标微微一愣。
“什么兴趣爱好?”
枕边风也是很厉害的。
吕氏天天在朱标的耳旁灌输一些观念,导致朱标也觉得培养所谓的琴棋书画,只不过是旁门左道,浪费时间而已。
“要成为皇太孙的雄英,倒是可以每天学习一些政务上的东西,那允炆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你要让他读的书,应该是明事理的,而不是一些纵横家的东西。”
“不然人家苦读十年,却也没有发挥抱负的机会,那心里肯定会扭曲起来。”
朱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看这段时间的相处,允炆心思倒是玲珑剔透,你对这个孩子还是要多一点关心才行,恐怕你现在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吧。”
朱肃幽幽地叹了口气。
生在皇室,这亲情自然要淡泊一些。
不过明朝这边已经算是非常浓厚的亲情了。
只有在朱肃切身经历了之后。
他才明白一个人的心眼儿那么小,想要一点偏爱是很难的。
朱标还是认可地点了点头,只是他究竟听进去了几分,又能做到几分,就不得而为之了。
“既然他心思活泛,你就多给他看点地理书好了。”
“说不定以后还能成为一个航海外交官呢。”
朱肃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可行,他顿时又想起答应给朱樉和朱棡,明天要给他们看的世界地图。
给他们两个看自己还觉得浪费时间了呢。
正好这会儿给他们看完之后,还能给朱允炆看,多好啊。
万一要是朱允炆针对这些地理感兴趣,那岂不是又解决了一个潜在的隐患?
朱肃在心里面暗自夸赞了自己几句聪明。
至于面前的朱标,表情又开始疑惑了起来。
“航海外交官是什么东西?”
五弟总是说一些乱七八糟,他从来都没有听过的东西……
自己的见识还是太浅薄了。
尤其是朱肃,今天对朱标自己说的这一番话。
简直是令他仿佛被当头一棒!
如果不是五弟,自己恐怕还意识不到这些。
也对,也对……自己是有一个明事理的母后,可那吕氏那就不一定了。
想到这里,朱标看待朱肃的表情,更加的认真了一点。
五弟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这肯定没有错。
“大哥,你也知道在海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
“不过那里距离中原大地太远了,而且物资并没有中原丰富,所以一般都是当做附属国,每年给我们进贡。”
“但是要让这些海外的国家记住,咱们大明的威名也是非常重要的。”
“更重要是每个地方的文化也不一样,物质也不一样,要对这个世界多一点探索,咱们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朱标听得有些懵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墨与懂。
因为他觉得朱肃都那么说了——海外的物资肯定比不上中原。
那为什么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航海呢?
的确,从地理方面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不过。
一直帮朱元璋处理政务的朱标,其实内心还是有些抠门的。
大明朝年年征战国库非常的紧张。
如果有一些余粮的话,朱标更希望的是将这些钱回馈给百姓,让政策变得更好,而不是拿出去航海。
而且航海这件事情交给那些官员去做便可以了。
这些种种都是朱标的想法,他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就告诉了朱肃,并反问。
朱肃听着朱标这么问,心里面总算是明白了小农思想的固执。
“你还记不记得番薯?”
“那玩意儿就是我让人从海外找回来的。”
“虽然海外大部分的资源其实都不如中原,但总有一些中原没有的东西。”
“只有在特定的气候温度下才会形形成一些农作物,到海外找回中原,让中原的百姓又有别的食物可以保护了。”
朱标听到这里,恍然大悟。
原来航海是那样的重要。
同时他也明白了朱肃的用心良苦。
航海这样的事情。
不适合皇家的继承人去做,更适合一些皇子去做。
朱家发扬光大。
需要在各个行业里面都出彩的皇子。
五弟计深啊……
朱标又一次的感叹了一下。
朱肃又接着说道。
“而且航海去了解地形以及别的国家的势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点就不需要我多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