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以田纳税



朱元璋的脸上立马就挂起了一抹焦虑。

原来土地是那么的重要。

土地兼并的问题关乎着一个王朝的兴亡衰败。

可是在建国初期,他将许多的土地赏赐给那些有功之臣。

因为在元朝末年,许多百姓吃不起饭,人口锐减。

所以就算是赏赐给了达官贵人们,那些土地也无伤大雅。

可是听朱肃那么说了之后,朱元璋就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随着他的励精图治,大明蒸蒸日上,出生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那这么一来的话,岂不是说明老百姓以后没有田地种地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朱元璋从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现在这个问题被朱肃说出来了。

他扭头看向朱肃。

这个臭小子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说不定早就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有一些不满的说道。

“你身为我大明的皇子,居然发现了这土地兼并这个大问题,为何不早一点上奏章来告诉咱,让朝廷调整好政策?”

朱肃:……

这老朱简直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他能说出来都不错了,非但不夸奖,居然还在这里挑三拣四。

他能怎么说?

如今,他满打满算当吴王不过也才六个月的时间。

前些日子要么就是忙水利或是工程。

要么就是在课堂上跟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宋濂等人斗智斗勇。

他现在能想得起来,这土地兼并的大问题已经实属不错。

看朱肃半天没有说话,朱元璋又有一些着急了。

“你快说呀,到底有没有办法?”

再次在儿子的面前,朱元璋也懒得掩饰什么。

他也懒得装作一副思考的样子。

直接就开口问道。

似乎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在朱肃身上,希望朱肃能够来解答。

然而。

看着朱肃贼眉鼠眼,好像是又要问他要什么赏赐,朱元璋实在是忍无可忍,冷哼了一声。

“咱就这样告诉你,若是你不说出来如何解决的话,那你那300亩地可就别要了。”

朱肃目瞪口呆。

说好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呢?这老朱是三番五次要反悔啊。

有没有一个当皇帝的样儿了?

朱标在一旁看见朱肃这个表情,也有些忍俊不禁,看来五弟还是没有习惯父皇不要脸的样子。

但这个明白,朱元璋不会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这才能够说明他父皇是将面前的少年当成了他的亲儿子。

但是要知道沐英也是朱元璋养大的。

而且当时沐英才七八岁。

一直南征北战,陪着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登基之后,还是让沐英修改了自己的姓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墨与朱标一直想不明白,这朱肃究竟是有什么魔力?居然在父皇的心里,比之沐英还要重要。

“好了好了,五弟,你也别跟父皇顶嘴了。”

朱标压低了声音,在朱肃的耳旁轻声说道。

“你若是能说出这土地并兼的解决办法,那到时候为兄把为兄在秦淮河畔附近的土地给你……”

朱肃眼前一亮,都知道朱标是朱元璋最为疼爱的儿子。

朱标拥有的地儿肯定不少。

而且从史书上的记载,以及他对朱标的认知来看,朱标是一个疼爱弟弟的兄长。

虽然他不是什么正牌的弟弟。

但也算是半个便宜弟弟吧,朱标都那么开口了,他的性格可跟朱元璋不一样,一定会遵守诺言的。

于是朱肃整理了一下自己不满的表情。

他清了清嗓子,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陛下说得对,既然我是大明的亲王,那肯定是要为大明朝做出一番贡献的。”

朱元璋狐疑地看了一眼朱肃和朱标。

这两个臭小子是怎么一回事?

他可不相信平日里面胡搅蛮缠,一点不听话的朱肃会突然转了性子。

不过既然朱肃现在愿意开口。

朱元璋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说道。

“那你便说道说道吧。”

朱肃缓缓开口说道。

“其实你们动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有许多的解决办法。”

“首先,第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将人头税改成土地税。”

“如果按照土地税去收农税的话,只会形成百姓被压榨以及官府国库根本就收不到多少农税的恶性循环。”

“方才,我已经解释过了,因为那些官员都会将土地并入那些有功名之人的身上,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纳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