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跟他们陛下挺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宁府县令品行有佳,聪明有德,救治一国之后马皇后有功,特封为异姓王,吴王,享食邑三百户,俸禄一千两,江南贡布……”

跟随着浩浩荡荡的一堆赏赐。

话音落下,所有的大臣都是一副惊讶的样子。

什么?

区区一个县令毫无征兆的就被封成了异姓王?

这世界玄幻了吧?

还是说这一切都是一场梦而已?

所有的人都是满头的问号。

不仅如此。

就连站在最前方的朱标也是一脸懵逼。

要知道,这吴王的意义可谓是不同寻常。

朱元璋领兵起义的时候。

为了占据名正言顺的位置,他打的旗号便是吴王。

所以这吴字。

代表的便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宠信。

区区一个县令是怎么得到那么大的机缘的?

虽然是救了马皇后,但也不至于给那么多的封赏吧。

难不成这是父皇的私生子吗?

所有的人都在风中凌乱,大脑之中浮想联翩。

一时半会儿,居然没有人做出反应。

过了片刻之后,太监的声音再次响起。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略显阴柔的声音响起之后,仿佛就让众人如梦方醒。

几个大臣连忙出班: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是啊,陛下,这县令不过是一个七品官员,就算是救驾有功,但也不能给那么高的封赏,有损国制!”

一时之间,大殿此起彼伏,响来了反驳的声音。

朱元璋的脸顿时阴沉了下来。

“你们的意思是朕做的不妥?”

肃杀的意味顿时笼罩了整个奉天殿。

但作为谏官,总有几个不怕死的人。

毕竟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可怕,只要一头撞死在了这金銮殿的柱子上,便会青史留名,落得一个美言。

所以他们顿时又再次群情激愤起来。

一个个目眦欲裂,仿佛朱元璋做了天大的恶事。

“陛下,还请您三思啊!”

“这异姓王,自古以来都不是什么好兆头,请您收回成命!”

朱元璋冷笑连连。

“你们的意思,难道是朕的皇后还不值封一个异姓王吗?”

“皇后乃一代贤后,为国勤勤恳恳,落下重病。”

“朕认为这个封赏似乎还小了一点!”

一顶高帽子,扣下场面又恢复了几分的寂静。

一些聪明的大臣互相对视了一眼,选择按兵不动。

而这时候。

宋濂站了出来,看向了朱元璋。

“陛下微臣认为,这救助了皇后娘娘,虽然是一件极大的功绩。”

“但也不能乱了秩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墨与,让一个七品县令成为异姓王。”

“否则,国家制度何在,此乃万不妥。”

宋濂是朱元璋的老师,更是天下文人之首。

他清廉高尚,乃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

他说的话分量极重。

一经反驳。

就连朱元璋也只能沉默下来。

他沉沉的望着宋濂。

眼神之中闪过一抹淡淡的杀意。

虽然宋濂是个忠臣,但是他的孙子屁股可不干净。

而朱元璋也没有错过,站在他面前,胡惟庸眼底一闪而过的得意。

毕竟朝堂之中突然多了一个异姓王,就代表多了一分不确定的因素。

对于大臣们来说,这样的事情能减少就减少。

思索了片刻之后,朱元璋看向了角落之中,被众人所争论的朱肃。

这家伙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般。

不咸不淡的正在看笑话。

朱元璋的眉心一跳。

这小子的性格究竟是朝了谁?

大家伙儿可都在为你封不封异姓王的事情吵得面红耳赤。

你小子倒好,搁旁边看戏呢。

朱元璋心中虽是如此想,但眼中却是满满的笑意。

只要看见了朱肃,他那沉闷的心情便会一扫而空。

大臣们正争得不可开交,却忽然看见了朱元璋嘴角的笑容,齐刷刷的都是一愣。

陛下这是怎么了?

然而,朱元璋的情绪收敛得极快,让大臣们觉得方才似乎只是晃眼而已。

他看着台下那些大臣,淡淡的说道:

“既然众爱卿觉得不妥,那此事就容后再议。”

“退朝!”

说罢。

朱元璋大步离开,只留下了一众谏官还在背后不甘心的喊道:

“陛下!陛下!”

“陛下三思啊!”

下了早朝。

朱肃顺着大臣们的步伐,缓缓的离开奉天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