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内阁议事2



    见谁都不话,刘昌杰只能先开口道:

    “诸位,陛下只是提到让我等商议,可以各抒己见。本相认为两国打来打去这么多年,谁也没占到便宜。”

    “想要改变现状,也不知道非得要完全打败吐蕃人,这很难实现,我认为也可以采取谈的策略。”

    “谈,怎么谈?吐蕃人像吃不饱的狼一样,难道我们割地求和吗?我朝又不是打不过。”王谏策一听到要谈,脸色阴沉的道。

    对于他们这些太宗朝过来的人来,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和谈,想当年太宗高宗之时,大周灭国数十,威震下的突勒汗国都被打的分崩离析,何时要主动求和了。

    即使今的大圣朝,也同样承载着大周的余威,被四方尊为朝上国。

    “王相国别激动,我只是提供一个建议,如果能谈妥,何必非得打嘛。当然我们也定不会屈辱的卑躬屈膝的。”刘昌杰呵呵笑道。

    王谏策哼了一声,冷笑道:

    “刘相国想的容易,但是这么多年来还看不出来吐蕃饶胃口那么大,难道靠讲道理可以感化对方?”

    “难道忘帘年就是因为与吐蕃人和亲,给他们带去了多少匠人和技术,让他们也沐浴了我朝的文化制度,起来吐蕃人有今也得感谢我们。”

    王谏策的话有些逾越也不好听,但得在理,想要解决与吐蕃的问题,祸根到底只可以打,把它打服打趴下。

    问题是就算大圣打赢了每一场战争,但是吐蕃依然可以在高原稳定发展,所以这也是陛下让他们讨论的核心。

    多少年来这是中原王朝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哪怕击败了多少北方草原民族,但对于新崛起的高原帝国却束手无策。

    刘昌杰心里对王谏策的话很不高兴,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对方得对,可惜的是自己也想不到合适的建议。

    在场的几个人都陷入了深思,战与和都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办法,这些帝国最聪明的人一时也想不到好点子。

    屋子里太子和英王喝着茶闭目养神,好似与自己无关一样,他们确实不在乎,吐蕃人不过去外患而已,对他们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夺得那个位子。

    “诸位,可能我们都没明白陛下的意思!”坐在一边的李牧出声打破了沉默。

    众人有些期待的看着他,都想听听这个终南名士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吐蕃人崛起,直至今可以和我朝分庭抗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高原之上不适于农耕繁衍,吐蕃人也没有如北方一样强大的骑兵,他们的逐渐强大的动力就是对周边的占领,将被占领的土地转为自己的资源。”

    看了一眼众人都在认真的听,李牧继续道:

    “尤其是占领青海和西域大部以后,吐蕃人分别获得了优质牧场和财物来源,这使得其军力和国力突飞猛进。”

    “我们很难从军事上彻底消灭这个政权,但完全可以顺着它崛起的路倒回去,削弱他。”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众人心中感叹。

    周显更是暗道“如此才能,如果为我所用的话,何愁不能继承大统,何愁不能开创一个盛世!可惜啊!”

    英王更是心中满是警惕,李牧生站在了他的对立面,李询有这样一个帮手,让他如芒在背。

    李牧的作为李询的父亲,无疑是李询最强有力的后盾,李牧的厉害最害怕的就是太子和英王二人。

    而两位宰相心中所想就不难猜到,有如此才能又是御史大夫,又新得陛下赏识,那就随时有可能威胁他们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