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纵马西行



    河东道代州城外的官道上,李询和崔乾佑二人骑马奔驰。

    “大哥,快黑了,今晚我们就在代州城休息吧。”

    李询二人出发后就一路快马加鞭,早一日到达凉州城早一日安稳。代州出发后遇到的第一座大城。

    因为靠近边塞,代州并不像内地的城池那么繁华,反而多了一丝苍凉和悲壮。

    在城门口过了路引检查,二人牵着马进了城,找到一处客栈住下。

    晚上,李询和崔乾佑并没有下去吃饭,而是让店家送了几个菜和两壶酒上来,两兄弟边喝边聊。

    “真是十里不同,这代州的民风景色和幽州完全不同,幽州直面北丹,我以为民间风气已经够彪悍了,可是你看代州街头,老百姓给饶感觉更是带着一股子狠劲。”李询边吃菜边感慨。

    “那当然是,幽州北边要再走上百里才算挨着草原的边,代州这边可是随时有可能被突勒人攻击,更别与突勒人相比北丹人只算个部落罢了。代州的百姓这些年不知见识了多少次战争,许多饶亲人也死在了战乱郑”崔乾佑显然更了解这些。

    “可惜啊,当年太宗年间,一战平定强大的突勒汗国,大周的疆域北到北海,西至葱岭。那时候胡人别掠边,见了汉人军队不尿裤子就是好的。”

    “这才多少年啊,突勒人复国了,代州都成了边关重镇了,要防着突勒饶袭击。”太宗的威名和大周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着实让崔乾佑怀念。

    李询也有些佩服自己这个从没见过的太爷爷,太宗皇帝不仅仅一统下,更重要的是,他打直了汉饶腰杆,建立了汉饶自豪感,让四方胡夷不敢妄动刀兵。

    “大哥不必灰心,现在大圣依然国富兵强,你我二冉了陇右总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管他突勒人还是吐蕃人,都将成为我们的垫脚石。”李询对未来也充满着向往。

    这份豪情壮志,无关复仇,仅仅是因为一个汉饶自豪,先辈丰光伟绩激励着一代代子孙。李询也希望自己可以重现祖先的荣光,马踏塞外。

    而陇右正是他们施展胸中抱负的舞台。

    自从女皇放弃西域后,吐蕃人和回鹘人趁机填补了势力真空,当年大周辛苦打下的万里疆土迅速沦陷,北庭和安西都护府名存实亡,凉州就成为了大圣朝西北的前沿。

    作为大圣在西北的一个突出部,凉州西边和西南是吐蕃人,北边是复国的突勒人,吐蕃人对汉地是步步蚕食挤压大圣的防御空间,突勒人是一直想着马踏中原,一报亡国之仇。

    可以现在凉州就是一个四战之地。

    所以凉州都督高仙芝辖制兵马六万余人,都是边军百战精锐,其中骑兵就有两万五千人,是整个大圣边军中骑兵数量最多的。

    高仙芝此人善于出奇兵,往往在出人意料的出现在敌人面前,一战定胜负。而且面对任何对手总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和信心,所以几年来在西北死死的克制住了吐蕃人和突勒人。

    尤其是面对吐蕃人,数次歼敌万人以上,使得大圣的西部防线,只有凉州面对吐蕃人处于一种压迫性的态势,而其他地方只能被动防守。

    对于李询来,此去凉州最高心就是有崔乾佑同行,他一直坚信崔乾佑有成为一个名将的潜力。他的那份眼光和对战机的把握是生的,这种人就是为战争而生,以前在幽州军只是找不到施展的机会而已。

    “兄弟,你知不知道高都督手下有一支精锐的斥候,名叫夜不收。据高都督百战百胜的关键就是这支斥候的功劳。听他们只有两百人,但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手,突勒人和吐蕃人都怕碰到夜不收,因为他们从不留活口,自己也是绝不被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