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我真的想低调!(5/5)-第2/3页



        “你上去睡觉吧…我们在这边清清脑子!”

        “…嗯?    我快困死了…”

        ……

        引用一下新京报记者采访莫言的一段话:

        记者:很多人评论你的小说写得过于残酷?    像《檀香刑》我确实只翻了几页,就不敢看了。

        莫言:我知道你根本就没看过《檀香刑》?    你是人云亦云。因为?    《檀香刑》中被人认为是“残酷”的那些描写,是到了书的二百多页之后才出现的。“记者从来不看书”?    你们看不过来,这可以理解。而不看书又要评书论书?    这是你们的职业需要?    也可以理解。

        这是半开玩笑的话,你不要认真。但你发表时不要删去这段,因为这很好玩,是我作为被采访者的一次温柔的反抗。我们这些作家?    被你们这些记者?    像橡皮泥一样,捏了几十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说几句反驳的话,希望你们也有点雅量?    不要删改。

        我们家乡有句老话,叫做“猫头鹰报喜———坏了名头”?    意思是说,即便猫头鹰报告的是喜事?    人们还是不喜欢它。也有人说,“一次为盗?    终身是贼。”我写了几个残酷情节?    就成了残酷作家?    你没看到我小说中那些温柔得要死的情节吗?

        按照比较公正的说法,莫言能拿奖,主要是结构玩的好——‘拓宽了文学的边界!’

        在精神上,莫言算是马尔克斯的徒子徒孙,写的是中国的事,用的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虽然没全继承到魔幻现实,但是他有自己的创新。

        在《蛙》中,莫言没有平铺直叙写几十年间的故事,而是用了四封长信和九幕舞台剧完成了叙事。

        ……

        莫言拿奖这个事,立马上了热搜!

        这是中国人首次拿奖!

        零的突破。

        不管承不承认,足够写进中国文学史的。

        说来也奇怪,没拿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很多人说中国文坛繁荣不在,例子就是没人拿诺贝尔;得上了,又说中国文人不配…

        总有理!

        文学界本身就属于大文娱圈子。

        立马很多人打听起了他的作品改编权…

        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持,可以保证他的作品改编,绝对会收到追捧…

        不好意思就是这么现实!

        金庸先生仙逝,立刻有有人问‘那他的作品改编权是免费的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