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管是在什么时代,读书人在农民的眼中,都是和智者划上等号的,暂且不管这个人书读的到底怎样,只要他能拽上两句文,能写上一篇文章,那在农民的眼中就是很了不起的事。这种现象在古代尤为常见,西兰村的村民们就是这种意见的支持者,在他们看来,村里的这个担任私塾教习的孙斐先生,应该是整个村子里面最具有智慧的人,而在危急的时候,人们就如同在汪洋中浮沉的海难者,只要身边有那么一片漂浮物,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死死抱住。
现在,这位名叫便成了众村民心中的精神支柱,而他所说的办法,自然也就成了众人最终认可的办法,这也很无奈,谁让就他一个人有主意而其他人都抓瞎呢,更何况人家还说的一套一套的,那个时候的人认为最有道理的话,就是自己最听不懂的话,越是听不懂,越是显得人家说的高深莫测,当然,人家高深莫测了,才能自己并不是因为傻才听不懂
好在这个读书人说的话还真就有那么几分道理,兵法在很多时候,确实是要反其道而行,才能有最好的结果。下来屠村的曹兵也不过是普通的兵士,里面没有神机妙算的妖孽,所以那个读书人所想出的计策,对西兰村来说,确实已经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于是全村人携老扶幼,拖家带口,带着各种家什,朝东西兰村交界处的一小片山林赶去。当然,作为全村最具有智慧的读书人,孙斐绞尽了脑汁,想了几个办法,破坏了能够暴露自己这群人行踪的痕迹。当他看到全村三百多人所组成的,类似于搬家团一样的队伍,心里也是直打鼓,脑袋里不多的军事知识让他知道兵贵神速的重要性,可现在怎么看,这支难民队伍都不像能够走得快的样子。孙斐也曾把自己的担心跟乡老说起,可乡老自己家带的东西就是全村里面最多的,他又怎么会舍得丢掉自己的那些财产,所以结果也就没有什么意外,孙斐的意见被驳回了。没办法,咋心中狠狠的将这个要钱不要命的混账老头给骂了个狗血淋头之后,孙斐也没了什么主意,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或许是老天爷真的开眼了,不忍心见到再有一批人被无辜杀害,直到最后一个西兰村的人进入山林之中,也没有一个曹兵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这让孙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之后,心里也在纳闷,不是说屠村的都是曹操手下的正规兵马吗?怎么他们连兵贵神速这种最基本的用兵法则都不知道呢?纳闷归纳闷,可曹军犯迷糊那也是他所乐见的。
孙斐并不知道,来屠村的曹军都是正规军不假,可这些个正规军却没有一个能够懂得太多兵法道理的统领。扫荡村落本就是曹军的副业,当然不会讲自家的精锐派过来,而这些二线士兵基本上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粗人,让他们拎着武器上阵杀敌行,动脑子思考问题可就差了太远了。当西兰村的人都躲起来的时候,东兰村的曹兵还没清点完战利品呢也是他们大意了,毕竟除了第一次有活口逃掉之外,其他多少次曹军屠村都可说是完美的屠杀,基本上没有留下一个活口。这就形成了惯性思维,再加上这些个曹兵觉得自己这次屠杀东兰村的行动很顺利,不但进村杀人,还在村子的外面布置了一些人手形成包围圈,工作完成后,通过大体盘点和对外围人员的询问,基本可以确定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这些曹兵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两个人比他们起的还要早,在他们到来之前,便为了一头牛急急忙忙的离开了东兰村,并在后来目睹了他们的暴行,最后将消息传回了西兰村。认为没有活口的他们彻底放松了警惕和斗志,在他们看来,区区五十里外的西兰村根本就是一道上不了台面的菜,到时候他们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所以在东兰村的进度便慢了下来,等他们弄完一切,都已经到了中午,太阳当头,正是吃饭睡觉的时候,不愿让自己过度劳累的曹兵们通过举手表决,一致同意吃饱喝足睡醒之后,再去西兰村顺手屠杀一下。于是乎,等他们晃晃当当前往西兰村是,已经是下午…左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