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铁血、忠义-第2/2页





    徐文胜并不着急,他要做的事很多,娶妻是为了利益,他又不是贪恋薛家女儿的姿色。他建议李默在潞州创办一所学堂,专门招收寒门子弟入学。

    “潞州地方官府被豪门把持的很厉害,想拉拢豪门弟子事倍功半,代价太大。而目下寒门子弟几无立足之地。设立学堂培养人才,逐渐以寒门子弟替代豪门执掌地方官府。我们的根才能扎的牢靠。”

    李默十分赞赏,在潞州城内创设潞州文理学堂,潞州法政学堂,在各县创办小学堂,中学堂,专门招收寒门才俊。

    李默叮嘱徐文胜:“青年恰如一张白纸,心思单纯,容易教化,要在他们身上多下功夫。有了年轻人的支持我们的事业就能兴旺发达起来。”

    徐文胜请示,是否可以在学堂里发展铁血忠义社,李默道:“不仅要发展,还要作为重点。军政商学各系统我们都要深入,但系统不同,人员不同,我们的方法也要不同。你建议把铁血忠义社拆分开来,军中推行铁血那套,政商学届用另一套,我觉得完全可以试试。就以这次创办学堂为契机,将二者拆分,铁血社深耕军队,其余归忠义社。”

    徐文胜是个踏实能干的人,在他的刻苦努力下,铁血、忠义社在潞州迅猛发展。

    继军队、官府之后,地方豪门、商业、江湖门派也逐渐被渗透,徐文胜仿效宁氏在宁州的做法,在各系统内独立设置管事,谓之“总管”。

    潞泽沁三州的经济实力远胜宁州,李默经过多年磨炼,眼界能力也与当年大为不同,起点既高,做出的功课自然非先前能比。随着两社的崛起,潞泽很快拧成了一股绳,除了朝廷任命的官爵,李默又多了一个号令辖地的身份——铁血、忠义社的带头大哥。

    这日林哥儿从长安赶了过来,林哥儿回内府军做了一段时间副尉,就被保送进兵部高等步军学校进修,恰逢李默组建幕府,他就主动找shàngmén来要求加入。

    李默当然欢迎,现在他东山再起,再次掌军,林哥儿有的是用武之地。不过那时林哥儿刚进兵部高等步军学校,正在进行入学整训,那时候过来当然不方便,所以李默叫他两个月后再来,正好赶上打大仗。

    结果是潞州之战一个月不到就结束了,林哥儿一仗也没捞着打。

    :,,gegegengxin!!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