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阳谋与算计-第2/3页





    任由他们闹下去,未必是什么好事。

    小七前段时间回宁州公干,回京后听闻这件事,肺都气炸了,责怪李默不该如此软弱。李默道:“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去摸摸他的深浅。”

    贺镔昆的江湖有多深其实不必小七去摸,李默支开他是因为时机未到。

    易红莲和贺镔昆绝交的第二天刁护病就回到了长安城,他一见面就向李默道歉,对自己未能及时赶回来化解危机而感到歉意。

    李默道:“贺镔昆有功于朝廷,我记着他的好处,所以一开始就不想跟他闹,但他若步步紧逼,我也是有苦难诉啊。”

    刁护病道:“这样的人利令智昏,可怜又可气,江湖上的朋友对他已经很不待见,加之又出了这样的事,其人更是声名狼藉。你若动手治他,我刁护病第一个拥护。”

    李默叹道:“冤家宜解不宜结,我李默何尝要跟他过不去,希望刁兄为我带个话,我李默不是小气的人,这场过节过去了就过去了,我跟贺总盟主仍然是朋友。”

    刁护病道:“仗义。话我一定带到,我还要多请几位朋友去劝劝他,冤家宜解不宜结嘛。”跟李默相处这么久,刁护病心里很明白,李默虽非睚眦必报的小人,却也绝不是什么滥好人。贺镔昆如此咄咄相逼,他却一忍再忍,只能说明一件事,他心中所图甚大,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早已不是一个李仙儿的问题,李默不动则已,若动必是山崩地裂。

    曾几何时,李默跟贺镔昆、易红莲联名发下英雄帖,邀齐京西最有实力的十三家帮会聚义,歃血盟誓,扶保大夏,京西十三当成立后,推举易红莲为总盟主,贺镔昆为副总盟主,李默为总军师,号令十三家三十万江湖儿女共保长安,将一个完整的西京城献给了大夏皇朝。

    大夏建国后,对京西十三家帮会十分优容,十三家帮派首领人物个个赏赐丰厚,贺镔昆甚至还封了正三品后将军。

    如此优待的结果,却助长了贺镔昆的骄横之心,他自恃身份地位的特殊,目高于顶,长安城里的一般人他还真的不放在眼里。

    丐帮的总盟主和四海会的大军师一样,都是在帮派遇到危机时临时设置的职位,以凝聚人心,协调内部,事情结束了就撤了,易红莲也曾做过大军师,但自大夏建国后便坚辞不就,退回原来的位置,而贺镔昆却被名利冲昏了头脑,霸着总盟主的位置不肯让贤。

    长安城里的乞丐有十几万人,原来四分五裂,官府尚且能容忍,如今你偏要凝聚成一,官府如何能放心的下?

    这两年不知有多少人劝过他,他却是一意孤行,这一次竟然为了一个李仙儿跟李默杠上了。

    李默何许人也,那是大夏的四大开国国公之一,大夏五十四个州府倒有一大半是他打下来的。他是新军的创始人,宁州武备学堂的掌舵人,门生旧部遍布军中,他是几十万夏军公认的不败战神,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又是宁家女婿,真正的皇家亲贵。

    宁州时代就有“宁氏江山李家将”的说法,那个“李家将”指的是李寿元、李春芳、李德睦、李德安一脉,大夏建国后仍然有“宁氏江山李家将”的说法,但这个“李家将”已经被替换成了卫国公李默。

    这样一个被皇帝视为股肱心腹的当朝权贵,贺镔昆竟然也敢去招惹。

    他究竟是傻还是蠢?

    李默为什么要忍?那是他所图甚大,他实际上已经下了狠心要将贺镔昆连根拔起,暂时的忍让只是迷惑贺镔昆的一种手段,这就像他领兵打仗,总是谋定而后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动则已,一动则摧枯拉朽。

    而可笑的是贺镔昆竟然还以为自己赢了一局,还在那沾沾自喜,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蠢货。

    从这个角度来看,易红莲果然是高人,她那一跪加一耳光,既向李默表了忠心,又跟贺镔昆划清了界限,将来泼天的大祸也跟她没关系了。

    过去刁护病一直不服气易红莲骑在他头上,但经此一事,却是心服口服,跟易红莲相比,他还是差的太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