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结拜兄妹-第2/3页





    李默这阵子却躲进了宁安书院,来书院不是他自己愿意的,而是宁是勤点名叫他去的,去宁安书院的武备学堂进修。

    宁安书院除了内书院、外书院、格致书院、上书院外,还有崇文书馆和武备学堂,内书院是普通学历教育,外书院是成人进修教育,格致书院是自然科学教育,上书院是文学法律教育,而崇文书馆则是高级文官训练基地,相对应的武备学堂则是高级武官训练基地。

    因为其特殊性,崇文书馆和武备学堂这两个地方并不为外人所知,故而一般人只知道宁安书院有四大书院,并不知道四大之外的这两个特殊存在。

    宁州毕竟只是一个州,能做到县令,自然是高级官员了,而每一个高级官员都会定期不定期的到书院里进修一段时间,这个,李默不意外,意外的是他这个县令不是文官吗,怎么搞到武备学堂来了?文武兼修,这是要重用自己的节奏吗?

    所以接到通知后,李默诧异,宁樱也很吃惊,她连夜找到傅夫人询问情况,傅夫人安慰她道:“这是好事,证明他马上就要被重用了。”宁樱道:“文官做的好好的,为何要去武备学堂,我真的不想他再去打打杀杀了。”

    傅夫人道:“傻孩子,去武备学堂未必都是领兵上阵,他是宁家人,怎么会让他去冒险,你或者还不知道,上面有意重建宁州大营,我琢磨着是不是为了这事。”

    天宁军下辖十二个营,每营独立建设旗号,其统军都尉地位甚高。

    驻守宁州附近的天宁军现有六个营,距离城池都较远,这是十几年来宁家和朝廷斗争的结果。“四王之乱”后天宁军兵权被朝廷收回,宁家为了确保自身安全,竭力反对在宁州附近驻军,经过艰苦的争斗,双方各让了一步,规定宁州附近八十里内不得驻军。

    这种做法让宁氏感到安全,但所带来的隐患也不容小觑。

    不久之前,一股被地方武装打的无处藏身的马匪竟悍然闯至宁州城下,一举攻破城门,杀入城内,一时满城骚动。

    马匪虽然很快被巡城营绞杀,但带来的震动却余波未平,有人借此提出重设宁州大营。

    “四王之乱”前,宁州的安全主要有宁州大营承担。

    天子有六军、四御营,宁州也有自己的“禁军”,这个禁军就是宁州大营。

    听这么说,宁樱微微叹息了一声,说道:“若是有机会,我还是希望他能平平安安,一个人在外面拼,太辛苦,风险也太大了。”

    傅夫人笑道:“不要这么说,今日不同往日了,长陵南房已经崛起,不会再被人欺负了。”

    宁樱素知自己这位婶子见识深远,听了这话,心里才安。

    武备学堂中级班主要教授战役战术指挥,辅修军事工程、绘图之类。

    来此学习的都是有一定带兵和实战经验的将领,以资历论,李默即便不是最差的,也是倒数的那个。但李默的学习成绩却是最好的,没办法,好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识储备,理解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不是一帮大字不识半箩筐的粗人能比的。

    除了理论课,武备学堂也训练弓马骑射,刀枪斧钺,还有射击。

    李默的弓马骑射勉强合格,刀枪斧钺就有些惨不忍睹,甚至连班里的女将都能欺负他。

    不过射击方面,李默却傲视群雄。

    武备学堂的火器有两种,火绳枪和燧发枪。

    不论哪种,李默都用的得心应手,熟练的让教官都自惭形秽。

    但李默的这项开挂技能却没有让他一鸣惊人而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因为几乎所有的宁州将领对枪械都提不起兴趣,射击课是出勤率最差的,很多时候就李默和教官在玩,后来还有一个人加入进来。

    “还认识我吗,李红菱。”

    “当然,二十九个男人,就你一个女人,我不认识才见鬼了呢。”

    “哟,还瞧不起女人呢,老太君六十岁还跨马提枪上阵杀敌呢。”

    李红菱说的是神功二年的故事,那年龙御天下五十三年的兴宗皇帝驾崩,朝中奸臣当道,意图废黜皇太子另立宋王,横山王起兵南下,宁州精锐尽出后方空虚,此刻沙陀人趁势越过银州东侵,横山王妃以六十岁高龄跨马提枪奔赴复县,不仅击溃了沙陀骑兵,还击毙了沙陀首领,一鼓作气拿下了被沙陀人侵占三年的银州,也就是现在的银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