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造福地方-第2/3页





    赵岐山答道:“卑职刚刚查过,说起来那也是上上任遗留下来的事了。当年左前司在此兴办机器局,找的是总社方家出面,选址在天门峪。开工一年,突然起了一场大火,烧了厂房仓库,还发生了大爆炸,自那以后,机器局就停下了。不久就是延州被围,魏桥密约,这里就废了。大约十年前,上面忽然说要恢复机器局,派了精兵强将,也拨了经费。那时节天门峪外就有了许多的石料厂,主要是故县商人的,机器局管事担心因此泄露机密,就给上面递了个条陈,不久就把石料厂全部禁了。听说是左前司给地方施压的。”

    李默道:“依你说机器局中间曾停办过几十年?”

    赵岐山道:“本来我不当说,但您也不是外人,魏桥密约后,绛县机器局就停办了,现在的机器局是十年前秘密重启的,中间磕磕绊绊,真正有效益也就这两年的事。”

    李默点点头,这个赵岐山倒还算老实,于是他直接问了核心问题:“现今重启石料厂,会影响机器局运转吗?”

    赵岐山道:“不,不影响,因为十年前机器局重启时已经挪地方啦,山那头的机器局是个摆设,哄天下司和皇城司的那帮探子们的。”

    “不过……”赵岐山又道:“石料场还是不要重启的好,若是重启,岂非是要告诉南面那是个摆设吗。”

    李默端起了茶碗,轻轻呷了一口。

    赵岐山察言观色,忙改口道:“大人若要开山取石料,造福百姓,最好还是请得上面的首肯。至于机器局方面,我们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李默听他说的也还实在,就笑了笑,送他走了。

    一时又问县里其他地方是否有上等石料,众人答绛县境内石料多的是,但唯有北城石料场的石料能通过宁西河运到夕山渡码头

    宁西河是宁州境内除了边境大河外唯一一条能够水运的河流,虽然运量不大,且受季节影响较大。

    石料的运输量很大,除去水运,商业价值几乎为零。

    现在有两个选择,其一,重开城北石料场,其二,开凿一条运河以连接各石料场。

    两条道都不平坦,李默一筹莫展,因为有心结,精神不集中,乃至晚上和文芫在一起时,雄风不再,几次都是半途而废。

    吓得文芫小心翼翼,百般讨好。

    然而,终是没鸟用。

    隔日,李默回了趟宁州,专门就此事找了宁仁功。宁仁功却劝他不要去碰,因道:“机器局的事一直都由大总管直接兼领,未得他的允可,谁有胆量去碰。”

    李默道:“现今宁州跟朝廷已在打明牌,为了消弭朝廷的疑虑,索性不再遮遮掩掩,或者能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宁仁功听了,道:“似乎也有些道理,这样吧,你以县衙的名义写个东西交过来,我给你递递看,成功固然好,不成也不会连累到你自己。”

    宁仁功意味深长地说:“宁州正值大变革时期,你的每一步都要迈踏实了,留神啊。”

    李默回到绛县,召集一干文吏,口述了自己的意见,让他们起草条陈,写完之后,饬令县丞修改润色,经他认可后,以绛县县衙的名义上呈刺史府,再由宁仁功转交参赞处总管。

    这份条陈很快就落到了宁是勤的手里,他在上面批了一个字:可。

    宁州参赞处当即制成文书,经内书房审核后,以刺史府正式批文形式回复绛县。

    李默接文大喜,召集县里僚属,展示了刺史府的批文,道:“上面已经同意了我们的请求,重开城北石料场,现在要做的事有三件,其一广发英雄帖,请各地的商户前来投标,哦,投标的意思回头让孙参赞给你们解释;其二就是抓紧筹备税务所,或者准确地说是地方税务所,税卡收他们的,我们收我们的,这样一块大肥肉,不吃是****,至于****是什么意思,让小七回头给你们解释一下;这第三嘛,就是要整修基础设施,城北宁西河码头要收拾一下,方便石料外运,此外通往城里的道路,县城通往宁州的道路都要重新整修。”

    县丞道:“修路和修整码头需要钱,可县里的财政只够吃饭,钱从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