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归宁-第2/3页





    李默在丰水县的一年时间里,宁州发生了很多事,继那年他挺身而出杀刺史、逐督军,宁家夺回宁州的军政控制权后,现在又把地方的控制权也一点一点的拿了回来。

    十八个县的县令现在也换成了宁家人,朝廷的势力在宁州已经荡然无存。

    复县在宁州以西,和银县一起构成宁州的西部防线,是重要的军事据点。

    李默由六品公主府典军转任六品地方县令有些另类,在大梁的内地州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里是宁州,宁家的天下,一切得按照宁家的规矩来。

    李默收拾行装返回宁州,路过故县时,护送他的营田使院判官陈炯非要拉他去拜一位朋友,说是营田使院的恩人,去了才知道上了他的当,陈炯带他去看的根本不是什么人,而是一所位于故县西城的三进三出的大宅子。

    故县商贸发达,等级不及宁州那么森严,但必要的等级秩序还是有的,这西城住的都是达官显贵。

    这宅子说是三进,跟普通的四合院又有不同,主要特点是大,房子大,院子大,占地面积大,绿化的也好,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主人房是一栋两层小楼,上下有十二个房间,掩映在绿树丛中,与周围的建筑比起来,毫不起眼,却别有一种低调的奢华。

    李默很喜欢这种闹中取静的环境,更喜欢那栋独树一帜的小楼,那栋青砖小楼古色古香,装着玻璃的窗户,拥有齐备的给排水道和地龙。

    然而喜欢归喜欢,他却不敢收这房子,在寸土寸金的故县,这样一栋房子何止千金。便对陈炯言道:“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感谢诸位同僚的厚爱,但李默身为公门中人,岂可私下收这样的贿赂。”

    陈炯道:“大人千万别误会,这是故县重建时营田使院购置下的地皮,当日一亩地只需三块银元,这建筑费当日也是极其廉价,这套宅子总共才用了四十八块银元。咱们营田使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佐理以上官员离任时都可以以成本价购置一套内部用房,这规矩定下也有五六十年了,可不是为着您特设的,像前不久调走的左判老陈,他在故县也有套房子,用了三十块银元。”

    李默笑道:“你们这样做,不怕监察院调查吗?”

    陈炯道:“内史大人放心,这是潜规则,监察院他们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指着正南面一栋房子:“住在那的就是监察院的一位督管,前年购入,才二十一块银元,比我们的还便宜。大家彼此彼此啦。”

    小七道:“就是,毕竟是花钱买,又不是白送,合规合法嘛。”

    陈炯道:“就是嘛,咱们营田处虽然是清水衙门,却也不能太亏待自己人吧,郡王当年说事业兴旺关键在得人,咱们营田使院若是搞的太寒碜,哪里能吸引英才,没有英才,如何又能成事。”

    李默见他说的大义凛然,心中好笑,这些破事他岂会真的不知情?这是一种潜规则,宁州的各个实权有钱部门都在这么干,监察院是这么干的,团练处也这么干的,营田局虽然没什么权,但也不是初入江湖的雏儿,自然不甘人后了。

    于是指示小七跟陈炯办理交接,务必账目清晰,不留后患。

    陈炯跟着李默来故县就是为了办成这件大事,见李默收了房子,心里也就安稳了。你李默拿了营田局的好处,你回去以后还好意思说营田局的坏话,还好意思找故旧同僚的麻烦吗,不能,为人在世不管走到哪一级都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否则玩成了孤家寡人,一旦你做了孤家寡人,你也就快完蛋啦。

    李默在故县住了三天,有些乐不思蜀,直到姜鸢一再催促,才动身回宁州。

    为了消弭夫妻俩的矛盾和隔阂,姜鸢是提前半天回的宁州,预先做些安排。

    李默回到宁州,先去宁安书院见知院宁是谨,宁是谨不仅是宁安书院的知院,也是整个宁家的“吏部尚书”,在督管以下伙计的升迁任用上,宁是谨是拥有决定权的,即便是督管及以上级别的伙计,他也拥有很大的发言权。

    虽然李默也知道他的调动并非宁是谨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但从礼节上来说他还是应该去见他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