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四章-第3/3页



董二少爷也算是有一番作为的,回京成婚不久又被派守边关,老太爷、老太太命其举家赴任,二房也就都去边关了。这一去,便是许多年。

若玥的话让董三爷蹙了眉,他和大爷虽然日日去请安,但又的确如若玥所言,只是请安罢了,旁的什么都是没有的。他不是没有想过,老太爷一个人住在静心院是否过于清静了些,又无奈于老太爷对什么都不甚关心。让几个孩子去陪陪倒是个好主意,只是

“老太爷清静惯了,怕是受不了你这般吵闹的。”

想了想,董三爷还是决定打消若玥这不知是一时兴起还是怎么的念头。几个人被老太爷冷待也无法,往后不去便是了,只是若是惹得老太爷对他们不喜便是不好了。

若玥听董三爷这般说,便转而说道:“方才二哥背的那几句,其中‘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说的是其心不正,那么心正又当是如何?”

“所谓‘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xiu)’,心思端正,不三心二意,不为情所牵,才能真正的修身养性。又曾有古人云‘心正则笔正,乃可谓法’”

午膳后,若玥如常的去了午睡,董三爷与太太提起了为若玥找女先生的事儿。董三太太听言便主动的提起了:“如此,便让四小姐,五小姐与若玥一起上课罢,也有个伴儿。今日在后花园遇着了四小姐和五小姐,我便有这样的想法了。”

“嗯,便依夫人的意思。”

董三太太哪里不知道董三爷定然早便有这意思,却不拆穿他,“便让下人去将先时大小姐和二小姐上课的屋子收拾出来好了,明日我便去与大嫂提一提这事儿。”

董家未分家,自然是大太太当家的。说起来,董家大爷膝下有一子两女,皆是嫡出。董玉承是董家大爷唯一的嫡子,也是董家的嫡长子,今年十六岁了;董若婵是董家的嫡长女,今年十五,即将及笄;董若舒是董家的嫡次女,今年十四岁。

不过是去年的事情,教两位嫡女的女先生提出要归乡,董若婵与董若舒已是不小,大爷自然是允了女先生,且派人亲送,又赠予厚金。也因为这样,董三爷不得不为自己的女儿另寻良师,旋即便有了现下的事情。

董三爷点头,同意了自己太太的话,而后,又与三太太温存了好一番才出了门去赴好友之约。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一小部分可能节奏慢一点 要先把许多人物引出来 等到人物出场了才能真正开始唱戏不是~~~

有存稿有大纲大家放心跳坑放心包养tvt

感谢西受做的封面么么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