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诗词文大赛-第2/3页



    坐在初赛的创作隔间里,溪澜看着主题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郑本次创作的要求很简单,回忆人物,要求情真意切,深思哲文。溪澜看到主题便想到了奶奶,与奶奶的相处时间不算长,只有节假日的时候才能见到,但是奶奶的音容笑貌,坚强执着就是成为了溪澜的永恒记忆。溪澜抛弃了林韵老师细致构思的提醒,凭着自己心中的思念之火,噙着一眼的晶莹开始宣泄自己对于奶奶的爱,短时间内便完成了一篇让人泪目的佳作。

    昏暗灯光里的奶奶

    清苦的成长。奶奶生于建国初期,彼时国家处处断壁残垣,百废待兴,老百姓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不健全。奶奶的爸爸曾是旧国家的军官,官职微,但在新政府眼中却是阶级毒瘤。虽然没有刻意为难,但也从来没有享受过国家的帮助。记忆中奶奶讲述过的经历不多,只有一幕如刀刻斧凿一般:奶奶少年时家中穷困潦倒,赶上一个大灾年,一家人就吃不饱饭,奶奶只能带着两个妹妹与最的弟弟跑到四五里以外的林子里,爬上那高高的老槐树的顶端,摘取为数不多的槐树叶。那个年代那样的光景,近处能吃的树叶,野菜,嫩树根,植物嫩芽等早就被食不果腹的乡邻采摘的干干净净,只能跑到远处寻找,爬到树木的最顶端摘取那成年人无法采摘的树叶......后来挨饿的日子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与过上好日子却又相距甚远。

    生命里的光。奶奶学堂也上了几年,没有毕业,但是凭借自己的要强与认学,还是认识了很多字并且精通算术,这也是奶奶时常引以为傲的地方。后来结婚有了爸爸,再后来租了个当时的铁路机务段生活区门前的一个不是门面的门面,干起了水煎包的买卖,凭借着自己的精明强干,吃苦耐劳,过了几年虽然辛苦却幸福的日子。那时爷爷给奶奶打下手,大伯姑姑还有爸爸也都上了学,离家也近,一放学就来吃几个水煎包,喝一碗八宝粥,虽然还是相对的清贫,但却是奶奶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了。

    性格决定命运。奶奶的要强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也能把自己推上无底的深渊。爸爸年幼时,奶奶曾因大队里账目不清不楚,粮食钱财分配不公而大闹村委大队部,以至于村支书的儿子打了奶奶,当时的爷爷毫无作为,忍气吞声,展现了自己的懦弱,可是奶奶是个要强的人,不甘受辱,几次三番的向镇政府,区政府,市政府甚至去京状告当时的村委诸人贪腐。可是当时的国家,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而且牵一发动全身,是官官相护并不为过,所以无论怎么告,告到那一级总是没有什么结果,但是却可以引来涉事人员的威胁与利诱。就是在那样一段时间的状告无门威逼利诱之下,奶奶的精神开始无法承受,对有些事情变得特别敏感,对有些事情可以不闻不问,有时会将想象当做现实,有时不信任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子女,好在奶奶的内心里依然保有亲情的火焰。这个时间段是奶奶人生中最昏暗的一段,时间长达二十年,并且落下一身的疾病。

    昏暗灯光里的余生。记忆里的奶奶总是自己一个人住在村里的老房子,那是最初建村时的建筑,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虽然中间有过翻盖,但依然保留着最大的北屋,而且将阳光最大限度的挡在了门外。白阳光明媚时,屋内尚且不能大亮,云彩遮住太阳的时候还需要开灯,灯是那种用了很久的钨丝灯泡,亮度不高并且呈现出黄色。每到夜间还有下雨阴就能看到,在这些破败的房子里,昏暗的灯光照耀着并不年轻的奶奶,迈着有些蹒跚的脚步,一个人做饭洗衣。爸爸经常带着我跟弟弟去看望奶奶,也经常提起来到我们家住,可是要强的奶奶总是不愿来,宁愿独自生活。此时的奶奶虽然执拗,但已是心态平和了。我有幸有几张跟奶奶的合影,照片中奶奶精神矍铄,笑容慈祥,眉目间依然留有几分英气,可以想象年轻时的光彩定不输任何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