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升学-第2/4页



朱自强被他推得倒退几步,心里有些吃惊,想不到老爸的力道还这么足,他可是亲眼看过猪大肠杀猪的场景,那些两三百斤的猪在他手里就像玩具似的,左一把右一把,一头生蹦乱跳的猪活活被他折腾成白生生的剐毛肉,朱自强苦笑一下,看来桩子还是不稳啊,虽然刚才没准备好,可照棉花匠的说法,一个练武之人怎么不加强戒备,让人轻易碰着,这成什么了?

十公里的路,那辆圆头的客车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父子二人下车后,猪大肠笑道:“你妈很想来啊!可是为了节约车费她死活也不来了,说是怕走的时候舍不得你,这娘们!”

朱自强眼睛酸了一下,急忙笑道:“妈也真是的,我都这么大了还担心什么哦?”

猪大肠语重心长地说:“儿行千里母担心,以后一定好好孝敬你妈,让她过好日子,享清福,你妈跟着我可没过上什么好日子。”

朱自强说不出话来,心里堵得慌,他知道父母悄悄的开始赶集了,一四七赶狗街,二五八赶距狗街五公里的毛坡乡。几百斤的肉,要在凌晨五点左右运到毛坡,其中的辛苦朱自强想到这儿,暗暗咬牙,发誓一定要玩命地读书!这是回报父母最好的方式!

功勋县第一中学,建立在县城背后的半山腰上,县城名叫新界镇,三座大山挤在一起,从山中分别窜出三条河水,狗街河,米儿河,还有一条小龙溪。县城也被河水分成三大块,中间一块是镇中心,左边就是狗街方向,右边通往其他乡镇。三条河水在县城外汇流,镇中心建在河滩上,依山而走。

一中矗立在山腰上,从县城最繁华的丁字口往上走,一条长长的石梯,石梯尽处就是一中大门,鲜红的行书写着“功勋县第一中学”,建于一九五五年,文革中断了十年,差不多三十年了,现在才到二十四班。可见整个县对于知识人才的需求量已经到了饥渴的地步。

那些初中刚毕业,没钱上高中、中专的人也被政府强行征去当教师,高中毕业的学生更是毫无条件地塞进各机关事业单位。

猪大肠看着县一中大门,眼神有些兴奋,也有些淡淡的惆怅:“好气派啊!三儿,这就是一中了?”

朱自强点点头道:“就到了,爸,你歇一下,看你汗水都把衣服弄湿了。”

猪大肠呵呵憨笑道:“不用不用,咱们整快点去把名先报了!”

朱自强笑道:“没事的,报名时间是两天呢,你先歇会儿好不好?”

“你这小杂死孩子!把老子的话当放屁?你爹一辈子没进过高等学府,好不容易跟着月亮走沾回光,你还不乐意是不是?”本来想骂小杂种的,可是在学校门口,要是被其他学生听到,肯定会笑话儿子,猪大肠只好改成死孩子。

朱自强赶紧点头哈腰地说:“走走,马上走!”心里暗暗高兴,看来老爸也不是不分场合的人嘛!

父子二人跨进校门,朱自强小声地说了句:“一中我来了!”猪大肠耳朵很尖,这句话听了个明白,胖乎乎的脸蛋,一下子就见不到五官了,伸出空着的手拍着朱自强头道:“好儿子!”

朱自强有些激动地打量着学校,一进校门就是个超大的操场,中间是草皮部分,外围是铺着细沙石的跑道,一幢五层高的绿色教学楼挡住了山下的风光,顺着过去是教职工楼,只有两层,红色的土墙木板楼。

过了操场,从两边又要上石阶,上边是三个篮球场并排着,左边面对县城的方向,是幢黄色的建筑,样式古朴,门头龙飞凤舞地写着“大礼堂”三字。在篮球场的背面,一排三层高的旧式老房子,有人从楼板跑过,发出咚咚的响声,挨近大礼堂的转角处有个大棚子,用牛皮毡盖着。

朱自强看着三个篮球场魂都差点没了,那雪白的篮板,绿色的钢架,还有飘着红尾的球网,在篮球场的后边是根银色的大旗杆,此时还没有红旗挂着,估计要开学典礼之后才会飘扬起来。

“妈卖麻*!原来这里头这么大!这么漂亮!在山脚下看起来不怎么样,上来才发现有这么好啊!”猪大肠有些犯晕地说着。

朱自强笑道:“我也是第一回上来,以前只是听说过,爸,那边是新生报名处,我们过去!”新生报名处在操场边上,红纸黑字,两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老师坐在两张课桌后,相距一米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