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 208 章-第5/7页



    “这块肉,多少”这次妇人指着一块七肥三瘦的带皮肥猪肉。

    “三十六文一斤。”

    “有点贵啊,新鲜不新鲜哦”

    “早上刚宰的,养了三年的黑猪,吃起来不腥,不能少了。”

    妇人还是有些不甘心,指着角落里的带子骨,“这些肉骨头几个钱一根便宜我就买了,给你开张。”

    “八文一根。”

    “什么这上面连二两肉都没有,还全是精瘦的,哪里值这么多”

    “骨头剁开熬汤,香着嘞。长身体的孩子多喝骨头汤,补身体,长得快。”

    肉摊的老板放下手里的剁骨刀,难得跑出一个长句,“这样吧,你买两根,就送你一块猪皮。还有这边的猪脚,一个只要五文钱,没有更实惠的啦,大娘。”

    青川不知道大娘有没有买下来,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被小表哥拖到前面卖玩具的地方去了。

    但他其实很心动,想要买下熬猪骨头汤吃。两个整根的猪后腿的棒子骨,才十六文,还送一块猪皮。肉骨头剁碎熬汤,可以有效的补充蛋白质、脂肪和钙,猪皮又是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

    要能喝一小碗肉骨汤,该多美呀

    青川对那筒子骨念念不忘,两人逛了很远,都已经看不见那边的肉摊了,他还默默想着肉骨头流口水。

    他们走过一排卖海鲜的摊子,蹲着的多是本地的渔民,来买的多是不住海边的农户。小表哥正巧遇上一个熟悉的人,或许就是邻居,两人在那说了一会儿,青川站在边上看。

    就有一个年轻的妇人在一个卖青蟹的摊子前,“老人家,这蟹怎么卖”

    卖蟹的是个胡子斑白的老渔夫,他抓起一个用茅草捆住的大青蟹,一个能有一斤重的大家伙,但是在渔村不怎么值钱,没多少肉,“三文一个,买五个送你一个。”

    “那这条米鱼呢”年轻妇人指着一条鱼问。

    这是一条三四斤重的大米鱼,它的鱼鳔就是传说中的花胶,一种温和的滋补品。可惜这鱼已经死了,否则去了县里能卖高价呢。

    “这是大鱼,五文一斤,这条鱼有三斤六两,给你便宜点,十六文钱。”

    年轻妇人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付钱买了鱼。

    “老人家,这些干鱼鳔怎么卖”年轻妇人才走,一个中年人过来,指着一捆用小的米鱼鱼鳔制作的鱼胶。

    “一捆算你六十文,一斤多重呢。”

    “现在新下的稻米才多少一斤何况这些鱼鳔都那么小,太贵了。”其实这些小花胶只是在海边不值钱,到了内陆,比牛肉都贵。

    “最多便宜五文钱,再送你一篮小鱼嘛,这里得有一斤,煮鱼汤喝,美哩。”老人指着草绳编的小篮子,里面有十几条黄色小鱼,看着像是小黄鱼。

    “成,就这把米鱼胶。”中年人特别爽快的拿出一串钱,数了五十五枚给老人,把那捆鱼胶和赠送的小鱼都拿走了。

    事实上,老人摊子上这样质量的螃蟹和鱼,哪怕是去了十几里远的镇上,价格都会翻三番,若是去了远离海滨的内陆,一只活的大螃蟹就能买到一两一个,成了平民百姓吃不起的奢侈品。

    但在这里,渔村,海鲜就是贱物,一斤杂鱼能卖个一文就不错了。

    造成价格差距那么大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海鲜不好保鲜,捞上来一般只能活个半天,二是路况太差,稍微远一点的距离就要一两天功夫,海鲜早就发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