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忧郁的女孩(2)-第2/3页
临走时,这个女孩情绪基本恢复了正常。
送走了这个女孩,黄妮开始谋划着最后一个调查访问了。这就是吴教授向他推荐的邻省的一个二线城市高校的法学教授,博导,专家,留洋多年后,回国在高校搞科研,不到四十岁,叫费辛。
费辛因为离华城最近,所以是黄妮最后一个访问者。现在,大小事宜,处理的差不多了,老狼和马小理的事,也有了眉目,黄妮感觉,这两天可以抽空去拜访一下这个费教授了。
去之前,黄妮先给费辛打了一个电话,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和正在开展的课题的研究进展,表示这两天,想去拜访他,不知费教授是否有时间。
费教授的声音听起来很年轻。还像一个小伙子般清亮。
“没问题,欢迎你的到来。”
他在电话中爽朗的说。
放下电话,黄妮便开始搜索有关费教授的一切信息了。
这个费教授,今年四十整。在国外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他的研究课题,主要就是斯德哥尔摩症中的罪犯和受害人的典型案例。据说,为了进行这一研究,他在国外学习时,曾经访问了好十多个国家,回国后,又利用课余时间,广泛的进行研究和调查。不过,他更多的是从犯罪心理学和法律的视角去研究问题的,为警察和法院在调查或判处罪犯时提供理论依据。
因为就在邻省,黄妮为了省事,这次连火车票都没买,自己驾驶着奥迪A4直接往费教授所在的X市。
汽车在高速道路上快速行驶,窗外的绿色,不时吸引了黄妮的眼光……
油菜花似乎已经开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一片连着一片,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看到这一切,黄妮真想停下车子,拍几张照片……可惜,任务在身,心事重重,使她无暇他顾。
路上大约行驶了一个半小时,X市就到了!
X市的马路似乎更宽了。
马路两旁,一个个花池里,栽种着绚丽的鲜花。
高大的树木,在春风的摇曳下,轻摇着树枝……
马路上行人不很多。一座座鳞次节比的高楼,展现了这个城市的现代化风貌……
XX大学就在前方五公里处。
黄妮先找了一家小菜馆,停下车,走进菜馆要了两个清爽干净的小菜,再点了一份米饭,一份汤,慢慢吃了起来。
她一边吃,一边琢磨,见到了费教授后,要提出哪些问题,以及自己过去在这个研究课题中不太清楚的地方……
这顿饭大约吃了四十分钟。
酒足饭饱后,黄妮总算休息好了。她坐上汽车,继续向前开去。
XX大学的大牌子,已经看到了!
前方是一个高大的门,显示了这所大学的气派和高大。
有学生进进出出,人流车流川流不息……
黄妮把车停在门口停车处,便步行走进大学校门。
林荫道,绿草地,高大古朴的教学楼,来去匆匆的学生老师。
黄妮走着,看着,心中感觉十分舒适。
或许,自己最适合做的,是一名老师,而不是心理医生呢?她一边走,一边想。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大学校园的氛围,浓浓的书卷气,没有什么利益算计的对知识的渴求……这一切,多么令人向往啊!
可惜,自己早过了那个青葱岁月,已经成为一个母亲,一个心理诊所的负责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想到这,黄妮感慨万千。她忽然发现,其实,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不能说,某一种活法,就特别的好,而另一种活法,就特别的差。因为,每一种活法的背后,都是有得有失的!
比如说,那些站在闪光灯下的名人,他们被很多人所羡慕,是很多人追逐的榜样。可是,这些名人们,其实活得也很累,他们的时间,完全被琐碎的事务占领了,几乎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虽然,他们很光鲜,可是,他们也很累,基本是在为别人活。
再比如说,有些人看起来活得很窝囊,平庸,平凡,碌碌无为,几乎没有人注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活得很自我,很潇洒。想什么时候睡觉,就是时候睡觉,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他们自主支配的,他们是自己的主人。从这个角度看,他们难道活得不潇洒,不快活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