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诉说的冲动(5)



第146章诉说的冲动(5)

    “吴教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黄妮若有所思的说。

    “是吗,那你说说看。”吴教授和蔼的看着黄妮。

    这个学生和其他的他的弟子相比,并没有高深的学问,特别聪慧的大脑。但是,吴教授欣赏她的执着和努力。

    纵观黄妮十来年的行医生涯,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但是,凡是到她那里看过病的病人,都对黄妮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黄医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这说明,十多年来,她一直是在全身心地关照这些病人,尽己可能,为他们解除心理困惑和烦恼,不图名利,只是为了帮助病人摆脱痛苦。

    郭嘉和马小理的心理案例,他完全可以找其他弟子去做。因为吴教授的弟子很多,也都很聪明。可是,吴教授却看中了黄妮。一来,黄妮是马小理的主治医生,熟悉了解马小理,即对他患病抱有深深的同情,又对他身上表现出来好逸恶劳,凌弱持强十分愤慨。二来,郭嘉是一个女性,研究一个女性,就要了解和女性打交道的男性,而黄妮作为一个女性去与那些男性进行沟通交流,远比自己或弟子去做,来的更为妥当。

    总而言之,在吴教授心目中,黄妮是一个做事稳当,相当靠谱的人。她不会为了名利去擅自做一些有违原则的事,她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好恶,而改变中立科学的态度。她是一个心理世界强大,很有自律的女人。

    天知道,吴教授怎么会如此看好黄妮?他自己也说不出太多的理由来。

    科学研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不能为名利而去研究。

    科学研究也是需要客观公正的眼光去开展的……

    而黄妮,恰恰就是吴教授看上的人选。

    从这个课题一成立开始,吴教授就明白这个课题的研究会遇到很多问题。

    首先,这种病症患者的所思所想,都是一般常人无法想象的。他们陷入一个狭小的空间,相互折磨,相互给予,有可能超越人性可以承受的底线……

    其次,这种病症患者,是一群类似于自闭症患者,生活在双方业已形成的病态的心理世界中无法自拔。他们在相互伤害和给予中越发扭曲自我,以至于最后,不是在相互折磨中死亡,就是逃离……

    还有,这种研究,国内外虽然都曾见诸于报端不少案例,但真正开展诸如马小理和郭嘉这种反转型的案例研究的,却不多见,或者说没有见到……

    研究的价值和可供探索的空间,还很大很大!

    作为心理病研究者,必须详细了解病因,发病的过程,结果,找出形成目前这种机理的原因,进而分析它们,不断提炼,以求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既然要了解病情,病因,就需要走进病人的内心世界,探求这些稀奇古怪的匪夷所思的无法无天的残忍无比的令人颤栗的想法,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的,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的……

    既然是斯德哥尔摩症,就是一种心理底线相互探试并相互攻击的病症。不论是施虐者,还是受虐者,身心其实都处在一种痛苦的濒临死亡的边缘的绝望……

    这就要求研究者心理世界强大到能够面对一切藐视人间伦理道德的危险犯罪心理!

    对,就相当于,面对犯罪者的危险心理人格!

    吴教授想到这,思路顿开。他望向黄妮,说:

    “黄妮啊,既然是承担了这项课题,心理上就要做好各种准备。你面对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病人,你将面对的是具有犯罪心理危险人格的病人!”

    “哦,吴教授,经你这么一点拨,我似乎想明白了!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病人,都是一群无意识的伤害自己,甚至伤及周围无辜人的普通病人。而这些患有斯德哥尔摩症的病人,则是一群特殊的病人,他们具有危险人格的犯罪心理,他们时不时在有意伤害对方,并以此为乐……”黄妮恍然大悟。

    这样一想,她意识到,马小理的那些超越人性底线的伤害和虐待心理,其实就如同一个罪犯在面对待宰的羔羊……其心理变态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当年郭嘉在伤害马小理时,或许也曾经站在同样的视角审视马小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