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第十章:天涯多少故人情
"想不到真的是你。"顾秉缓缓坐起来,微微扬起头.
有人坐在阴影里,神情冷峻,玉带金鱼。
“我该怎么称呼你呢?”顾秉笑的像哭一般,“阿史那乌木,子阑兄,还是...”
他的语气很轻,带着几丝讽刺:“秦大人?”
秦泱看他一眼,疲惫不堪的样子:“你还是躺下休息罢。”
顾秉瘫回到枕头上:“你是要软禁我么?”
秦泱摇摇头:“大局在握,软禁你并无用处。”
顾秉闭眼:“十五年的谋划,世人都说我顾秉善忍,到底还是不如你。”
秦泱笑了:“你错了,我二十一岁入朝,至今十七年有余,若说开始策划此事,恐怕有二十年了。”
说罢,他端起桌上的瓷碗:“先喝药吧,等会还有赵子熙的老参。”
顾秉没有犹豫,接过便喝掉了。
顾秉看着他把空碗放回去,轻声问道:“我一直在想,你们的计划可能并不是里应外合拥立燕王那么简单吧?那不值得你花去二十年的时间。”
秦泱关上窗,重新坐下来:“我的父亲是突厥左贤王,我的母亲是铁勒的公主。”
顾秉突然觉得好笑:“可怜陛下一度觉得你是寒门子弟为你开脱。他若是知道,恐怕要伤心死了。”
秦泱继续道:“可在我五岁的时候,我的母亲便死了。父王有更宠爱的,血统更纯正的儿子,而像我这般的杂种,便只会被当做飞鹰走狗。终于在我十五岁那年,我被带到凤翔府,也就是长安。在那里,我没日没夜地学习汉话汉学,从目不识丁到出口成章,我只用了五年。”
顾秉低声道:“你一定付出过相当的努力。”
秦泱似乎有些追忆地笑了:“一切都很顺利,在我二十一岁那年,我参加了科考。你们都想不到吧?我一个异族人,竟然打败了所有大唐的才子,得了状元。你说这算是天意么?”
不等顾秉搭话,他自顾自地说下去:“一开始,我并未被分去东宫,而是翰林院。很快我便发现,翰林院的生活虽然清闲,但对我取得名位,以待为大突厥效力毫无用处。然后我的机会来了。”
星光惨淡,月色冰凉。
他们对坐饮茶,仿佛依然是多年老友。
“当时正值天启夺嫡之争初露端倪,我知道,四皇子之流为史苏两党所拥戴,而他们那里人才众多,想要出头,怕是万难。其他的皇子,要么年级太小,要么才学不佳,要么德行不良。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我选择了嫡长子,也便是如今的陛下。我上了一封万言书,在一次朝会之后偷偷交给他。他那时远没有后来稳重,当天晚上便急不可耐地召见了我,又过了数日,便把我要到东宫。从此我有了一展头角的机会,便按捺性子,踏实做事,力图早登凤阁。”
顾秉悲哀地看着他:“陛下也好,周i也好,还有我们,都那么信任你。”
秦泱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之后的事情,你便都知道了。去年的时候,我渐渐感到时机成熟了,便休书一封给我们的可汗,得到批准后,我便按步骤,一步步筹划起来。”
顾秉淡淡道:“第一步,我猜便是暗示苏景明北疆的事情,意图引起陛下和我的注意。”
秦泱点头:“不错,但真正的准备工作,从元v之后便已经开始了。这个王朝本就腐朽不堪,你们的臣子忙着划分派系互相内斗,而君主却活在一统华夷的美梦里却不真的进取图强,可乘之机,实在太多太多。无论是收买士族,还是鼓动王族,都显得那么容易。”
顾秉摩挲着腰间的香囊,脑中突然浮现出一张面孔,凤眼被愤怒点燃,失望里夹杂着微不可见的伤怀。
“元v之难,我们利用陇西贵族和山东士族的争斗,几乎是不战而胜,夺得陇右数郡。而此番,我们便如法炮制,不过借刀杀人,这次我们的刀,是你们愚蠢的藩王。轩辕,轩辕笙都不聪明,但是却很听话,那正好是我们需要的。从谗害陈叔远,到诬陷梁猷,再到把燕王造反的证据一点点透给你们,最终利用削藩来挑起战争,几乎都在我的计划之中。”
顾秉长叹:“真是可怕,可笑亦可怜。你是中枢重臣,怕是每次我们中书省的会议还未结束,突厥人就已经知道我们商讨时的座次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