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出征-第2/3页



我知道在座有许多兄弟都来自这片土地,这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土地,这里埋葬着我们的祖祖辈辈,这里是我们的根。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其他百姓那般安安稳稳地守在自己的家乡?反而依然同战乱时一般逃难呢?

就是因为那些残暴的突厥人,他们掠夺我们的土地,,焚烧我们的城镇,屠杀我们的人民。他们挑衅地叫嚣着要掠夺我们拥有的一切,摆在我们面前的可能是漫长岁月的严酷考验和牺牲,我觉得这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将为了我们心头的最珍贵的东西而战。为了我们的家人,为了我们的百姓,我长孙凛愿意献出我承自父母的生命,献出我的一切。”

长孙凛说完猛然灌了自己手中的大碗酒,然后向天吼了一声:

“扰我族人,犯我大唐天威,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

……

在座的每一条汉子都干掉了手中的酒,纷纷同样是豪迈地吼道。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秋蝉叫声凄凉悲切,面对着野外的暮色,一阵骤雨刚刚停止。军营之外设帐饮别,多情伤绪,留恋难舍之分。战马的嘶鸣仿佛催促着士兵出。手牵手相凝视,佳人泪水涟涟,一时竟喉咙梗咽说不出话语。想这一次离去,不知何时再相见。

黄昏的云霭昏昏漠漠,弥漫着天际无边辽阔。窦旖的倩影孤单伫立,望着远去的军队久久不肯离去。

……

单怜卿清醒过来的时候,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屋内。房间里面黑鸦鸦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她运足目力视去,稍稍可看清一切。此屋似是多年无人居住,而且失修已久,墙角上结编着不少的蜘蛛网。

只听见嗟一两声,一个小火堆燃了起来,火堆旁边是一女子的身影。

顿时屋内一片光亮。

忽地叭叭几声,响起振翼之声,原来是几只蝙幅夺门而出

“母亲,这是哪里?“单怜卿感觉到有些头晕,然她还是支撑自己走到了单爱莲的身旁。

单怜卿转四面打量。

但见墙壁上爬满了十几只壁虎,地下满是蟋蟀蝼蚁,而且布满了干枯的柴薪,整间茅屋空荡荡的……

然而单怜卿却看到了房屋正中却有一排神牌位,上面写着“河东道曹州单府单公雄信之位”、“河南道济阳王公战之位”……。

“跪下!”是单爱莲严厉无情的声音。

单怜卿乖巧地跪在了爷爷和父亲的灵位前面,磕了三个头。受尽相思折磨的身子是那样的瘦纤单薄。

“爹,不孝女带着您的孙女来看您老了。”单爱莲点了三炷香,也在旁边跪了下来。

“爷爷!……”,单怜卿伤心流泪地趴在了地上。虽然她出生不久,爷爷和父亲便遭不幸,但是多年以来,母亲不断地对她描述着当年的一切,让单怜卿总觉得爷爷头身分离的惨象历历在目。

再说长孙凛,跨上战马,带着自己营队的士兵,通行的还有王仲越的护送补给粮草的营队,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由于他们携带着新制的火药大炮,移动起来需要相当谨慎,因此行军度相对较为缓慢。一直到十一月末,才来到离边境不远的朔西坡。这条山坡长约数十里,南北走向,蜿蜒曲折,好像一条巨龙横亘在大沙漠上。

这一夜,他们就地驻扎过夜。长孙凛却是久久不能安睡,这一路上看到的是一样凄凉惨淡的景象:牛羊牧畜已被洗劫一空,壮年男子许多在隋唐战乱时被突厥人捉走,或服兵役,或做奴隶。绝大多数人都往中原迁徙,这些突厥人简直不把唐人当人看待。

四处都是烧残的帐篷,踏破的窝棚,牛羊被突厥掠夺为军粮后只剩下一些瘦骨嶙峋的畜牲,还有不能服役不能走动的老人小孩。长孙凛在一个破落的窝棚旁边,看到一个断了右臂的少女正跪在地上挤羊奶,身后站着一个愁眉苦脸的苍老男人。苍老男子梢指着少女的断臂解释,前些日子,突厥人把他家仅有的一头奶牛也拉去充军粮,孙女舍不得,死命拉着缰绳不放,结果连胳膊都给血淋淋地砍了。

“三长,又在想你的那小媳妇了?”长孙凛看到刘三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正在**一条手链,便出言打趣道。

“嘿嘿。”刘三长傻笑了两声,却引来了王大牛的不满,他哇哇叫了两声说道:“你小子还说是兄弟呢,连弟媳妇都不**来见见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