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适应性训练-第2/3页
广袤、恐怖、艰险、荒凉是毛乌素沙漠最真实的面孔。
酷热、奇寒、缺水、风暴是毛乌素沙漠最丰富的特产。
这是一块被蒙上神秘面纱的世界,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人在这里很难找到活的生命,人们称之为“生命禁区”。
沙漠行军,许多困难难以想象。浩瀚的沙漠里分不清东南西北,一不小心就会走失,而一旦走失就意味着走上了绝路。
当横刀营到达了了毛乌素沙漠,已是下午。一百多人的小分队,向苍凉的沙海深处蠕动着,像一条细小的蜈蚣,在宽大的沙盘中缓缓爬行。
风萧萧,马嘶嘶。当阳光直泻而下,烤得火炮犹如一块熔铁。火辣辣的太阳晒得沙漠滚烫,开阔的天与地之间竟然形成了一个大蒸笼。
这是一片浩瀚的不毛之地,冷酷无情之地,先知神往之地。四周骆驼的白骨蔽野,这些骆驼因为过度疲顿,再难赶路,被商人遗弃于此,随即尸体腐烂,缀满苍蝇,散出恶臭。
若是人类过于疲顿,再难赶路呢?谁也不知道会生什么事情……
“这就是瀚海!这就是瀚海!”从不曾到过沙漠的卫二狗不禁为眼前大自然的杰作所震撼,其他士兵也同样为眼前的一切所惊呆了,冒失地欢呼起来。
一片暗白的天罩着四周苍茫的世界,落日泛旧而绛红的褴褛正熄灭在透出光与沙的锋芒的沙平线上,百无聊赖的枯木,页岩熠熠闪光,小虫飞来舞去,灯心草干枯了。经过烈日的暴晒之后,一切的景物都出劈劈啪啪的声音。大概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曾经有一片荒漠茫茫,大概每一个人的心湖里,都有一野黄沙渺渺;看不到尽头,走不到天涯,没有水份,没有绿荫,有的,只是朗朗晴天浩浩风尘。
大漠就是苍凉,大漠的世界也很美,漫漫黄沙,风雕琢的一道道沙梁美丽如画,一道道波痕,慢慢铺开来,向远方延伸,精美之至,一座座沙丘缓缓地抬起来,又形成了陡峭的沙壁,那沙壁在平静的沙海中似乎还在流动。隆起的沙丘干净光洁无一杂质,呈淡淡的土黄色,原本是静静地沉睡于蓝天之下,却被不甘寂寞的风儿日日精心梳理成整齐的波纹状,如水波般一圈圈晕开,层层叠叠自沙丘顶向四面荡漾,波纹精致的令人疑是人工精心修整而成
伫立高高的沙丘顶端,放眼望去,天,湛蓝,风,轻柔,脚下,是细密绵实的黄沙,远处,是跌宕起伏连绵不绝的沙丘,无边无际,似是漫延至天边。蓝蓝的天空,金黄的大地,夹杂这些许苍翠。
长孙凛摇头笑了笑,这些还都是一群孩子,在大唐盛世之时还未曾碰到过什么挫折和灾难。再次清点人数后,他即刻下达了断水断粮三日,就地演练沙漠地域耐高温极限生存训练的命令。战争的残酷性,要求参战必须具备常的适应能力。平时士兵若不多过几道坎,多走几道险,战时就难使他们闯过更多的关。
横刀营散队隐蔽展开,所有士兵列开阵势,向那茫茫的荒原无涯行军,与那死亡之海展开决斗,他们此次的目的是位于沙漠深处一个叫做银肯的盐湖,银肯,按照当地的语言来说,是永恒的意思。大漠深处,就是一个苦寒之地,如若不小心,人类也将会成为这里的永恒。
在这广袤的沙漠,士兵们似乎心也飞扬了,夏日的沙子在太阳下变的滚烫无法赤脚立足,火辣辣地泼洒在明沙上,累了,坐在细碎的沙子垫上,享受着这滚烫的热情,纂一把沙子,从手指间流出来,抓一把沙子,抛向天空,落在脚边。抬头放眼,四野茫茫,感受大漠的苍凉与厚重。
到了夜晚,刚才还为这从未见过的景色而感到兴奋的士兵,一个个都开始沉默下来,低下头只顾着一脚深一脚浅地走着。晚饭没有吃,大家肚子里已是饥肠辘辘,如同大海的苦水,一直翻腾,没有停止的意向。长孙凛看天色已晚,便下令大家驻地休息。
沙漠昼夜温差大,到了后半夜又冷起来。聪明的士兵,干脆脱光衣服,钻出沙窝,刨开温热的沙面,用沙子把自己埋起来反倒暖和。大家纷纷效仿,功夫不大,沙海里冒出了上千个隆起的“小沙丘”。
毛乌素的脾气太大,第二天飓风骤起,那风暴跟野牦牛狂奔一般,卷着砂砾铺天盖地呼啸扑来。霎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一座小山似的沙丘,一瞬间可以搬得很远。原始胡杨林出可怕的树木折断声,远处传来骆驼出恐惧的吼叫,让人不寒而栗。它如同张开血盆大口的魔鬼一般,要尽力维护自己“死亡之海”的声誉。战士们眼睛睁不开,嘴巴被沙子碜呛得直想吐口水却又吐不出来,脸上、头、耳朵、鼻坳里全被沙土塞满了,一个个成了名副其实的“出土文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