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盗尸迷案-第2/4页



    门外的人一声不吭,一张长满麻子的脸顶着门,便要挤进来。

    老军暗骂:“你是死是活,阎王爷了算。

    是穷是富,财神爷了算。

    有罪没罪,县太爷了算。

    横着还是竖着进门,可由我这爷了算。”

    探出一只脚掌,往门缝里一横。

    那人果然横着气进来,似个面口袋一般栽在门内。

    老军咧嘴一笑,道:“急着投胎吗?要做贼你是来晚了,要赶集你是来早了。”

    那人却既不理会,又不动弹。

    老军心下微惊,从怀里掏出了火折子,对着豆粒般大的火头吹了吹,往那人身上照去……

    “啊——”

    才蒙蒙亮,薄雾笼罩的城,便在这一声凄厉的叫声中,惊醒了过来。

    衙门里捕快赶到的时候,城门洞已经被瞧热闹的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先捕快挥着棍子,喊开道路:

    “公差办案哪,闲人散开啦,哪个碍着爷们的事儿,别怪咱棍子上带倒刺儿!”

    众人哗啦啦散了个一干二净,露出门洞里一具尸体:

    脸朝下趴在地上,一支长箭正中后心。

    一个胖汉不急不缓地踱步上前,一望便知是这群捕快的头儿。

    那老军畏缩缩地跟在他身后,道:“杨捕头,就在门洞里面……”

    杨捕头一张四方大脸,面相倒也颇为威武。

    只是满是肥油的肚子在巴掌粗的腰带上一步三颤,仿佛里面填了只活猴子,甚煞风景。

    可这也怪不得他,有道是‘心宽体胖’。

    任谁在这个闲职上呆个十几年,也要养出这一副滚瓜溜圆的大肚皮来。

    这金溪县乃是大宋一等一的太平地界,莫是凶案,便是偷鸡摸狗的贼,一年到头也遇不到几个。

    倒不是因为官治特别清正,捕快特别精明,而是这县城东门外八里,便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帮会,海盐帮总舵的所在。

    有宋一朝,盐税极重。寻常百姓吃不起官盐,便要向私枭购买。

    海盐帮自太祖年间便贩卖私盐,百余年来财路渐广,生意做遍了两江两广四路,攒下了好大的家底。帮众甚多,势力颇大。

    有这么个地头蛇在这儿盘着,本地的虫自不用,个个被整治得服服贴贴。就算外来的强龙,多少也要给些面子。

    衙门里的捕快一年到头闲着,掷骰子、摸牌九,十个手指头上都磨出了老茧。

    可这杨捕头最近却有些闹心。

    个把月前,城东的王屠户过了身。

    起棺的时候,四个孝子一抬,却觉得那副楸木厚板的棺材有些不压手。

    老大是个急脾气,还以为是寿材铺的老板克扣材料,抄起老爹生前宰猪的家伙便要去理论。

    老二心细,把棺材盖撬开条缝,眯眼一看,尸体没了!

    这王屠户生前一不吃斋,二不炼丹,过手的三牲四畜没有五六万,也有七八千,要羽化升仙,这等好事什么也轮不到他。

    杨捕头好一番勘察,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此事还未落定,便又出了一事:城东顾员外下葬还没几,坟便被人扒了。

    挖坟掘墓自来便是重罪,但也时常有人铤而走险,原因再浅显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