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回京 二-第3/4页



        在送行的队伍中,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

        曾老夫子带着小曾就站在一处屋檐下。

        他没有跟随摄政王入京都!

        他选择还是留在幽州,想要看看幽州书院是不是能顺顺利利的得以修缮。

        想要在幽州找回来一些昔日的旧友或者弟子来担任教习,让幽州书院那条书香大道再现人头攒动之景象,再有朗朗读书声。

        对此,王正浩轩征求了李辰安的意见,李辰安没有强求。

        “爷爷,京都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小曾看着那长长的队伍,眼里露出的是极为憧憬的神色。

        曾老夫子一捋长须,也望着那徐徐而行的队伍,沉吟三息,说道:

        “京都啊……文人遍地,灯红酒绿,茶肆酒楼林立。”

        “有钱人在京都锦衣玉食夜夜笙歌醉生梦死。”

        “没钱的人在京都……大不易!”

        “读书人去京都,所求便是一个前程。”

        “总之,京都那地方,虽说繁华,但那样的繁华是属于商贾巨富高门大阀的,对于宁国数千万计的百姓而言……”

        曾老夫子看着队伍渐渐远去,一声叹息:

        “京都,与穷人无关。”

        “那是两个世界!”

        小曾似懂非懂,想了片刻,忽的问了一句:“听闻江南富裕,京都之富当在江南道之上,爷爷,为何一城能富,一道能富,一国却不能同富呢?”

        曾老夫子一怔,收回了视线,看向了小曾,“因为世间财富就那么多,有人得的多了自然就有人得的少。”

        “得的多者聚在一处便是一富饶之城,得的少的人聚于一片,便是一富饶之道。”

        “还有一种与财富无关之人,他们,便是世间的那些穷苦百姓。”

        “他们分散于各地,便是一国之穷!”

        “走吧,咱们回去。”

        小曾跟着曾老夫子抬步而行,走着走着,他又问了一句:“贫富为何不能均?”

        曾老夫子一声叹息:

        “爷爷也问过摄政王。”

        小曾抬头,好奇的问道:

        “那摄政王如何说?”

        “摄政王说……人之五指皆有长短,人之性格也各不相同。”

        “有人天资聪颖还勤奋,有人有一把子力气偏偏却极为懒惰,这命运便会不一样,贫富如何能均?”

        “摄政王这话自有道理,不过那位小李大人补充了几句话,爷爷认为似乎更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