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炼钢之始-第2/3页
    
        处理完了政事,赵康就开始着手安排元江县那边送货,白糖和细盐这两样自从弄出来之后就是偷着卖。
        到最后日子好起来之后那更是都没怎么卖过了,因此元江县仓库的库存十分丰富。
        而水泥灰砖块这些,则是常年必备的,也跟得上贾富贵的需求。
        货品的事情暂时是不用担心的。
        但赵康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个事情,以元江县的人工短时间内是没有问题。
        时间一长,生产力铁定就跟不上。
        因为除了郑谦这些商人之外。
        元江县还有其他的商人订单。
        眼下的人手实在不够,请示过女帝陛下得到允许之后,赵康直接大笔一挥,以国师身份给江陵府的知府周百川去了一封信。
        要求他调集人手配合元江县的扩建,另外元江县引进人力资源的时候,江陵府各处不得阻拦。
        信送出去赵老爷就很是感慨,瞧瞧!
        这就是权力的好处!
        以前拐人还得绞尽脑汁偷偷摸摸的,现在不用了,直接光明正大的来!
        谁也不敢说三道四,难怪人人都想当大官,胡作非为没人敢管的感觉就是爽!
        确定了元江县扩建的基调,赵康开始提笔写着方案。
        这东西完全不用思考。
        当初和高泉两个人就商量过无数次,从哪扩建,之后该怎么建设。
        只不过那个时候赵康就一个七品芝麻官,很多事情想想就好,实施那是万万不敢的。
        谁能想到现在居然成了国师,还封了公侯爵位,所以这次赵康直接将以前所构思的一股脑全写在了方案上。
        到时候让高泉负责去实行就好。
        赵康心中已经想好,要将元江县彻底变成整个乾国的工业中心,从而辐射周边县城乃至州府。
        最好是让整个江陵府都变成了乾国的工业区。
        如此一来就能省下不少功夫。
        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构想当中,花了大半天之间赵康将心中工业帝国的蓝图写了足足二十几张草纸。
        整理一番之后就收拾起来,以后想到什么再加上,不合理的地方再修改。
        几天过后,萧玲珑让人传召赵康,表示杨太师的儿子杨乾已经就位。
        “除了地理司的矿工以外,这次先去的铸铁工匠一共有三百余人,三分之二都是在军营中锻造军械的,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萧玲珑看向赵康。
        赵康自然明白女帝陛下的心思,是想要开采铁矿提炼出铁之后就开始锻造军用器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