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曹操也会认错-第2/3页



        到了那时,曹操的势力必定会分崩离析。

        “主公勿急,请容在下想想。”

        郭嘉没再理会哀嚎的曹操,开始不断在屋内踱步,心中思考着如何应对此事。

        “哎。。。”

        曹操没再说什么,现在的他只能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郭嘉身上。

        荀彧也紧皱着眉头,脑中也在帮助曹操思考着对策。

        曹操关乎着荀彧重振汉室的大业,如今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处境。

        但凡有一丝可能,荀彧也不会让曹操就此倒下。

        可是荀彧更擅长得是处理政事和规划战略,这种临敌之事,真不是他的强项。

        “哎,若是公达在就好了,他必定可以为主公摆脱此难。。。”

        荀彧发出一声感叹,不由怀念起了那个比他年龄还大的侄子。

        荀攸擅长军略,荀彧擅长内政,他们荀氏叔侄二人,才是最佳的搭档。

        只可惜荀攸早就跟随刘璋去了蜀地,如今还是刘璋麾下的首席谋士。

        “文若,荀氏的根基在颍川,你可否写信召回公达?”

        “本司空可以保证,刘璋能够给他的,本司空一定加倍赐给他!”

        对于荀攸的才能,曹操是非常清楚的。

        尤其是得到荀彧的效忠后,时常感叹没有得到荀攸。

        荀彧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甚至都懒得思考。

        “主公,公达心坚如铁,刘璋对他有知遇之恩,绝非言语所能动摇!”

        “海可枯,石可烂,公达之心绝难动摇!”

        在荀彧看来,想要招降荀攸的难度,完全不亚于登天。

        当初荀攸走的时候,就将老母带走了,这也完全断绝了自己的退路。

        除非刘璋主动将荀攸赶走,不然就算刘璋死了,荀攸都会留在益州继续辅佐刘璋的儿子。

        “该死的刘璋,自己跑去益州,还将公达给带走了!”

        “可恶,可恨,可憎,可惜啊!”

        曹操面露痛惜之色,如此人才失之交臂,始终让他无法释怀。

        赵云,典韦,太史慈,张辽,徐晃,哪一个不是当世虎将?

        可是出身微末的他们,全都被刘璋提前收走!

        曹操曾经问过卫觊关于徐晃的问题,结果卫觊的回答让曹操大跌眼镜。

        刘璋仿佛开了天眼一般,根本没有任何了解,他就能确定徐晃是大将之才!

        曹操唯一庆幸的就是刘璋没有在中原发展,不然整个中原的人才,恐怕全都会被刘璋掏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