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第2/3页



    而且这还不算只有一州县的学子闹事,这还能说是那个州县的知县或是同考官有问题,但这收到了许多地方学子闹事,说科举舞弊,这就不是一州一县的事了,而是朝廷的事了。

    皇帝当时就气得不行,更不用说明面上这次科举的负责人王大学士了,他听到学子闹事的消息,直接就在议事的大殿上撅了过去。

    王大学士不仅仅是主持本届科考,甚至还是京城这儿童生试的主考官。为着能让家族破而后立,也是为了他们王家百年的声誉,王安在科举这件事上,扪心自问,那是半点私心都是没有的。

    为此,连自己的长孙王思齐,王安都压着没让他参加这本朝头一回的科举,就是怕落人口实。

    可如今却是有学子在闹腾说科举舞弊,这真真是天地良心,哪有的事啊。王大学士甚至都想把自己的心剖出来给人看看了。

    好几日下来皇帝的脸色都阴沉地不行,就连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武将们,这几日都是缩着尾巴做人的。

    因为家里有个读书的,连叶奔这样半点没有政治敏感的人,都特意跟叶居敬来说了一声。

    “这样的事儿,你可千万不能掺和进去。”如今外头已经有不少落地的学子闹上了,甚至于连一些刚刚入学不过一两年的蒙童都跟着掺和进去了,每天在衙门外头闹着说什么科举舞弊。

    叶居敬自然是不可能掺和进去的。他本就年纪小,再加上又不在外头的书院里上学,哪怕是想掺和进去,那都没机会。

    而朱夫子更是日日庆幸,得亏了他在前朝就有了秀才的功名,这次童生试他没去考,担了科举舞弊名头的科举,那能有什么好事。

    开科取士是国之大计,不可能会因为这么一遭所谓的科举舞弊,就废止的,若是真废了科举,那才叫背后的人得意了呢。

    为今之计,不过就是两件事,一是,这样大范围的学子闹事,必是有人在背后策划,这背后之人得找出来。一则是如何降低本次科举舞弊的影响,再次树立起开科取士的威信来。

    第一件事其实简单,闹得开科取士废止掉对谁有好处,那多半就是谁在兴风作浪,这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猜出来,左不过是世家大族或是勋贵们。

    而最为要紧的是如何降

    低本次所谓“科举舞弊”的影响。

    虽说闹到如今,已经是学子们单纯地在闹科举舞弊了,觉得自己没考上就是不公平了,但到底之前必然是有个缘由的。皇帝使人调查了才知道童生试放了榜之后,那些学子们发现在榜的基本上都是当地士族和豪门大户家出来的子弟,普通的贫寒子弟寥寥无几。

    唯一的晋升渠道都被世家们给堵上了,这能不闹上吗

    前朝是鲜少有世家子弟会去参加科考的,即使有,也不过就是那些自视甚高的世家子弟来炫技的,不过是零星几个人,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可能看出世家子弟跟普通人家寒窗苦读的读书人的区别。

    但本朝那是上头明喻了日后要以科举为重的,那些显赫的世家自然是还端着世家大族的体面,抻着约束着家中的子弟不去科举,当然,这也有故意不给皇帝面子的意思在里头。

    但那些小世家们就不一样了,前朝末年战火到底也是烧到了他们,到本朝开国,他们大半也都元气大伤,家里连个出仕的子弟都没有,这样下去世家的名头都不一定保得住,更不用提荫封。如今朝廷开始开科取士,他们自然是要家中的子弟去考的,能挣个功名,日后也能出仕做官。

    但到底是世家,当年的人脉还是有些在的。尤其是那些盘踞在小县城里的世家,强龙不压地头蛇,当地的知县都得听他们几分,更不用说那些选出来的同考官们,甚至就跟这些世家联络有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