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紫禁之颠(36)各路受阻-第3/4页
红头巾江湖人飞转腾挪,鹰击司众且战且退,渐渐聚向大觉寺。
倒不是玄衣众畏战,而是得到的命令便是退守大觉寺。
而这其中,也有许多白袍僧人参战阻敌,这些人都是大觉寺武僧,奉住持方丈,‘伏虎僧’妙静之命,前来相助玄衣众。
有了白袍武僧的加入,玄衣众压力大解,转战集合的速度更快。
何九一箭飞虹,杀死一个铁掌齐飞的人物后,瞧了瞧背后的箭囊,已经空空如野。
叹了口气,铁胎弓轻轻一颤,便要加入战场。
就在他刚刚准备移步,参与战场时,身边那位穿着白袍,体态魁梧,筋肉虬结的僧人一把将他拉住,笑眯眯的道:“何鹰司,忙什么?箭又没用完。”
何九吃了一惊,不明所以的看向“伏虎僧”妙静,问道:“住持何意?”
妙静道:“何鹰司用这玄铁镇天弓能射几箭?”
何九道:“若无真力运转,只用肌肉力量,不过二三十箭。若提真力,可达八百余箭,伏虎僧有何见教?”
妙静微微一笑,顺手拍碎屋脊上的一块瓦片,自小雪幽暗的砖瓦下提出一枚箭,顺手递给何九,道:“要多少有多少,何鹰司只管去射。”
何九惊讶,看时着那被拍碎的瓦片里,竟然整齐的排列着诺干铁箭,虽有油纸包裹,但也都带着锈迹,想来放在此处的年月已经很久了。
不解的同时,何九顺手接过这杆带着铁锈的箭矢,顺便搭弓,射向一个举着鬼头刀,砍向回撤玄衣的大汉。
接着回身看向妙静,不言不语,等着他的回答。
妙静微笑道:“四十年前,宪宗陛下时,我寺初成,在京的留守的皇太弟荆王打算谋反夺位,宪宗无后,所以死后只能传位一母同胞的荆王。而那时,宪宗只比荆王大三岁,荆王觉得谁比谁长寿还未可知,于是有了谋逆的想法。”
“其时,大觉寺刚刚修成,此其中荆王借着宏扬佛法,亦出力不少,于是便逼迫当时大觉寺住持宏仁大师,将众多兵器藏聚在寺内。准备奇袭皇宫,行大逆之举。却不想宪宗因为太过纵欲,且嗜酒成性,于宫中暴毙。荆王顺理成章继位,于是免了一场兵祸。荆王,便是宣宗陛下了,其后执政五年,又行荒淫之事,死于非命。这才由武宗继位。”
“那在宣宗在位其间,他好似忘了这寺内还有他藏的兵甲,一直也未收缴,几十年来,亦无人提及。何鹰司也不必将大觉寺当成阴谋论调之所。贫僧的意思是说,今夜过后,请新武至尊收回这些武戈兵器。大觉寺为佛家慈悲所在,这些东西不可留。”
何九拿箭,顺手又射死两人,问道:“这些事情,伏虎僧早以前便得知,为何不尽早上报新武至尊,或是大督帅?”
妙静苦笑,道:“早就告诉李三公子了,恩师慧恩大师失踪后,贫僧成为这寺中方丈,知晓这寺中的情况,吓的魂不游走,可贫僧除了在辑寇司认识几个不错的朋友,便在朝廷上没有任何关系,此事重大,不敢连累朋友。而贫僧师弟妙言与三公子交好,只能请托李三公子将此事上报。”
“却不想,三公子的回话竟然是‘留着吧’三个字。贫僧惶恐,后来才打听清楚,这是太子殿下……当今新武至尊的意思。贫僧不明其意,几次找三公子分说,三公子却说,这算是他与新武至尊乱点的一步棋,以后或许会有用处。等新武至尊行过继位大典之后,这批武器自会收回。如今与何鹰司点明,便是怕三公子把这事给忘了,想让何鹰司代为提醒。”
何九失笑,这和尚一身武功通玄,却是个胆小怕事的货色。也难怪,心怀慈悲之人,不忍见刀兵之色亦属正常。再说,大督帅又是个喜欢乱点子,广撒网,有事没事胡打枣的人物。有时候布下的暗子,或许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吧。
这样想着,何九点点头,接着连珠三箭齐发,射死三人,顺口说道:“大师放心,何某定会提醒大督帅。”
妙静轻轻点头,道:“如此最好。”
便在这时,追赶拦截玄衣众的红头巾内突然有了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