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欠缺考虑



果然越是深林里,因为湿度大,光照少,这菌菇就越多,除了之前她发现过的两样菇类,她还发现了鸡腿菇和白雪菇这两种珍惜菌种,鸡腿菇不说,因其形如鸡腿,肉质似鸡丝而得名,主要是味道鲜美。

这白雪菇晶莹剔透,质地细腻,菇体脆嫩鲜滑,清甜可口,另有一番风味,而且还有镇痛、镇静、止咳化痰、通便排毒、降压等功效。

宋采蓝多摘了点,打算回家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移植,以后种在她的宝贝田里。

收获良多,还摘了不少山药,姐妹俩往回走,宋采蓝忽而看到有个花白的身影闪过,她轻道了声,“别动。”

宋采萤见她一脸的严谨,立马是屏气凝神,揪紧宋采蓝的袖子,一动不敢动。

宋采蓝飞快取出了弓箭,朝着那个方向射了去,只闻一声动物的呜咽声,明显是射中了目标。

“走,我们过去瞧瞧是什么。”

宋采蓝牵过宋采萤发着汗的手,走了过去,竟是只灰色的野兔。

“姐,看来我们不用杀家里的兔子,这就有现成的一只。”宋采萤这下子不怕了,拎起了那只受了重伤的野兔,左右端详,还挺肥的。

宋采蓝嘴角抽了抽,她这是和兔子结缘了吗?她还指望是野猪什么的呢!

“走吧!”

回去的路上,宋采蓝兴致缺缺,不过回到家,赵和他们看见这箭正好命中野兔的要害,纷纷夸宋采蓝好箭法。

不过她明显感觉到小白盯着她,那瑟瑟发抖的样子。

基本盖成的院落具体的布局和宋采蓝最初的预想有点小差别,但是这院子,是实打实的好,有池塘田地,就连深水潭都划进去了的。

宋采蓝和宋采萤把那野兔处理了,就和赵氏去整理窝棚。

其实窝棚里能用的东西,都给宋采蓝挪去村里的家了,剩下的就是重的物件,什么米缸桌椅子之类的。

宋远航搬米缸,母女三人搬桌椅,宋远程跟着赵二婶元宝去村里了,就没参与。

等这些全部搬空,整个窝棚空荡荡,就像是当初赵氏一家子刚搬进来那会,家徒四壁,除了一堆破铜烂铁,空无一物。

赵氏看着这空屋子,幽幽叹了口气。

“娘叹什么气呢,我们现在有好房子住了,那是好事。”宋采萤在旁轻道。

赵氏道,“这窝棚也是你们爹住过的地方,我就是觉得它不在了,你们爹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也没了。”

宋采蓝想,宋羽生这个人,怕是这辈子都没法从赵氏的心中除去了吧!

死去的人是活在了活人的心中,留下了悲伤和念想。

“那就不拆了吧!”宋采蓝道。

“这……不拆成吗?”赵氏征求似的望向宋远航。

宋远航道,“成的,这里拆了也是空着的,我看这窝棚和我们一家有缘,以后就把这里当做我们家的祠堂,把爹的牌位供奉在此吧!”

赵氏含泪点头,“等后天住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月九来后,我就把牌位带过来。”

宋羽生的牌位,赵氏都是精心呵护着的,她住进赵二婶家,就跟着带去了,现在摆在他们村里头的家里。

晚上一道麻辣兔肉,一道白雪菇青菜汤,以及一道鸡腿菇炒蛋,这灰兔挺肥,烧了一大锅,宋采蓝多放了点红云椒,简直是爆辣,鸡腿菇分量多,则是炒了整整一盆子。

饭饱吃足,杨大头他们走后,赵氏一家子就开始配那香料粉,除了宋远程,一共四个人,一人负责一种口味,大家都是记牢了各自的配方,不容易出错。

熬到了临近凌晨,宋采蓝先配好了自己负责的口味,准备去做宵夜。

像银耳在古代这么宝贝的东西,以前宋采蓝经常吃,倒是不稀罕,只是有点怀念那山药银耳枸杞羹的味道了。

宋采蓝先把小朵的银耳洗净,大概有八朵的样子,随后山药去皮切块,将银耳、山药与糯米加适量的水放入锅中同煮,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慢炖,再加入冰糖,枸杞大火煮5分。

为了避免糊锅,一边煮还要一边搅拌,到枸杞吸收了粥的汁水,变得饱满后,就可以出锅了。

宋采蓝做得很认真,回过神发现宋采萤不知何事站在了灶旁,捧着脸颊道,“姐,你好久没下厨,我好不容易学到了一手,不过这银耳到底是名贵,我看着都舍不得吃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