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开口子-第2/2页





    理财无非是开源节流,如今他刚刚上位,根基不稳。而且战事将起,节流肯定不现实,而且说实话他杨广现在还真不缺钱。

    这就只有开源一项了,以华夏百姓的勤劳,杨广相信只要他一放开限制,用不了几年便可以达到民富的地步。

    “朕学管子,便是要鼓励工商,革除弊政,与民休息,这首先便是放商税,今后这长安洛阳两地货物便直百抽一。”

    他讲的很激动,但下面的人反应却是寥寥,看着众人兴趣缺缺的样子,杨广就知道,这还不够。

    这其实是一个信号,隋朝商税本来就不高,百抽一听着好听,但这是国家收的,下面官员收的更狠。就说这长安,商人进门要交门税,走不了几条街还要交坊税,交易的时候还得交货税。而且是每过一城就得交一次,当然这是针对那些平民商人的,贵族麾下的自然不用如此,他们是靠着权利巧取豪夺,上下通吃的。

    这对于贵族自然帮助不大,他们本来也不交,这条法令不过是为了打破他们垄断工商的事实。这样就能彻底解放小商人和作坊主,没有了权利地位上的优势,贵族商人如何与小民竞争。

    现在的人受限于见识,自然意识不到这条法令对自己的危害之处,但贵族们也不会为了这点名义就放弃土地和印子钱。

    杨广的大头还在下面呢:“朕的工匠营相信诸位皆有所耳闻,有道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年先帝起兵便与众人相约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朕欲践行此事,今朕愿分出工匠营五成干股,予以诸位。”

    听到这里众人皆是震惊,起初还没人在意那工匠营,只当是皇帝闹着玩的。可自那算盘、铅笔、印刷书籍一出便风靡天下,直将那传统的笔墨纸砚挤到了犄角杂嘎。

    更不知将多少贵族麾下的手工作坊挤到破产,收益绝对暴利。他们眼红工匠营多时了,只是没有借口插手罢了,更不用说那百炼宝刀,由于产量稀少,每把必由皇帝批准方能量身订做,价值何止万贯。

    在座的人都是熟知军伍之事的,一把好兵刃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即便自己不上战场,如此宝刀留给子侄也是一份大礼啊。

    这等生意的干股那可真真是暴利,比之他们从地里刨食压榨农民强出百倍。

    农民挣得是血汗钱,它们压榨农民也不轻松啊。一个个穷的榨个几贯就倾家荡产,还坏名声,若不是没有好法子,谁愿意干这种事。

    自那工匠坊盈利开始,贵族是暗示也罢,明说也罢,不知求了多少回,可杨广就是不松口,如今却愿意放开口子,而且一开就是五成干股。

    是以众人皆是面红耳赤,只待杨广讲明条件,便要蜂拥而上抢夺利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