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整肃



    杨广并不在意身后名,爱民如子的明君固然好,骄奢淫逸的昏君也无所谓。当然既能被称为爱民如子又可以骄奢淫逸最好了。

    这并不矛盾,历史上这种人比比皆是,只要名声够好。

    积攒名声有两种办法,一是讨好笔杆子,二是讨好泥腿子。

    笔杆子他是不抱什么希望了,除非在他有生之年工匠真的能登上朝堂甚至成为决定力量,否则不知道那帮子书生会怎么编排他呢。

    文化人是不能得罪的,尤其是儒家。秦始皇和秦法被他们吹的暴戾严苛,残酷无比。从汉初到现代,骂了整整两千年,成功让千古一帝遗臭万年。

    原主也是,丰功伟绩全都不提,重点突出他荒淫,有就最好,没有就编。

    世人以成败论英雄,一举秦,必不离暴。一举隋,必不离淫。

    秦短,因其暴;秦暴,所以短;隋亡,因为杨广荒淫。

    啧啧,别的不说,儒家甩锅的本事是十分强的。但凡国家灭亡,不是外戚宦官干政,就是武将乱国,再不然就是妖女祸国殃民。

    争了千百年,轮到崇祯的时候,儒家终于达成了“野无遗贤,众正盈朝了”的成就了。结果便是明朝灭亡、崇祯上吊、他们投降。

    每每想到这里,杨广对儒家杀意就更增一分。但杀他们之前,得先让他们将话语权交出来,交给泥腿子们。

    虽然如今的泥腿子大多是文盲,可这不代表他们傻。谁对他们好还是可以分清的,要是再加上教育和书籍的普及那就更好了。

    这就和后世砖家公知不少,信的人却不多是一个道理。

    杨广不求自己能像后世伟人般,每一句话都被人们奉为至理名言,他只要儒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就行了,从效果上来说这其实是一样的。

    将拉拢对象换成泥腿子后,杨广顿觉整个天地都宽广了不少。这太简单了,华夏的农民向来要求少,他只要随便给点就能他们感恩戴德。

    可笑的士林清议,士族甚至不知道自己面对的谁。

    皇帝吗,不对。是后世对历史的总结,是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人们的脑洞。

    来吧,诋毁我吧,你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将要失去什么?

    ……

    首都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地位是非常特殊的。

    经济上讲究得首都者得天下,政治上其实也一样。人们会不自觉的向首都看齐,以朝堂风向为工作原则,以首都风向为流行指标。

    封建时代的国家首都,作为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其重要性更是无与伦比。

    作为当前世界的国际大都会,长安不但是隋朝首都,还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文明最整洁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

    如此宏伟的城市自然是龙蛇混杂的,如今的长安城繁荣而又混乱,在秩序的大环境掩盖下是那黑暗血腥的底层社会。

    杨广准备整肃长安,或者说他的仁政将要从长安开始。

    长安有多复杂,他心里还是有点b数的。

    这样美丽发达的城市又是国家首都,能在这里呆着,谁愿意回原来的穷地方。

    所以,长安理所当然的汇聚了大量的公卿贵族,便是世居各地的豪强权贵,也都以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在长安置产为荣。

    关陇集团是军事贵族集团,凡是和军事沾边的人,没一个是好相与的。(后世除外)

    更麻烦的是关中自古以来的游侠风气,关中人自秦开始就尚武,再经过前面三百年战乱的洗礼,如今的关中家家户户都是备有刀剑弓矢的。

    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中义排第二。关中素来好义,这个义可不是后世小说中那样的惩强庇弱、为国为民的大义,而是好勇斗狠的兄弟义气。现在的游侠不是大侠,是混混古惑仔。

    混混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些人目无王法,作奸犯科杀人放火无所不为,更有甚者,敢于袭杀朝廷官员家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