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你留烂摊子,我送绿帽子



    中华殿尚书房,杨广盯着眼前的文献,心中十分烦躁。

    作为一个皇二代,若不能左拥右抱尽享齐人之福,生来何用!

    可如今这福还能享多久他不知道,这命怕是享不了多久了。彻底融合原主记忆的杨广再结合前世的见识经验,对这大隋朝也算有了个初步了解。如今的他就像那地雷之上的浮土,指不定哪天就被人一脚踩上天了呢。

    危机四伏、危机四伏啊,原本他以为这隋朝灭亡乃是因为原主太能干,太想干的缘故。现在看来原主他爹更是能干,这为了青史留名简直是不要命的干啊!

    一个月的时间,杨广把历年的赋税人口统计和文武百官履历与原主记忆逐一比对。由此得出的结果简直耸人听闻,原以为杨坚是个雄主。后世历史书上也说他开创的各种制度均是高瞻远瞩,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个缺乏自知之明的蠢材。

    人口是个好东西,但养得起那才叫资源,养不起那就叫人祸。你杨坚上台七八年,又是大索貌阅又是输籍定样,八年时间硬是把全国人口从900万拽到4600万。宋朝以前,哪个朝代养得起这么多人。

    以前在书上看起来很美好的措施,现在杨广往现实中一套就发现了问题。

    杨坚这么一改不但给隋朝增加了庞大的人口负担,还把门阀世家数十年积累的租客部曲清理个遍,让人家到老一场空。硬生生的将自己和关陇军事集团里拽了出来。这种事成之后回头一刀的行为,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人老朱那么做,那是有底气,你连皇位都是篡来的,如何敢这般行事。

    现在是士族统治时期,这些个大地主不但霸占了北方大部分土地,还坐拥成千上万的佃户、部曲。经济上更是占据统治地位,贵族执政的世代,买卖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吗。

    在杨广看来,这杨坚当了皇帝后便膨胀了,而且是越来越胀。看着眼前的烂摊子,他现在只想把杨坚从棺材里拽出来对着他大喊一声:“mmp。”

    好气啊!哎,杨广实在是无力吐槽了。这是典型的中山狼啊,忍一忍等一等,多大人了,怎么就那么躁呢。先等个几代人,待隋朝深入民心了。那还不由你随便浪,御极二十三年就逼的天下民不聊生你也是够了。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好吧,就算你没听过这句话。但活了这么久,连这点经验都没有,怎么就敢掐死外孙做皇帝呢。暴发户就是暴发户,攀上杨震做祖先你也还是那个暴发户。

    身为一名穿越者,杨广深知利益团体的重要性。在这个伟力归于组织的世界中,一个人能成不了事的。

    即使是皇帝,也得依靠官僚。所以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使自己重新成为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言人、领头羊。先把枪杆子拿住了。待日后势力大成天下无敌的时候,再来和这些无君无父的混账算总账。

    至于平头百姓吗,哎,先委屈一下吧。反正也都苦了上千年了,不差这点时间。以工代赈不就挺好的吗,起码能吃饱饭。

    这么一来,这东都和大运河还是得修,不但得修还得大修。怎么也得给这些没地种,没饭吃的农民一点事儿干,省的他们整天想什么无向辽东浪死歌。

    想到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这儿,杨广在旁边的纸上写下首要目标领头羊几个字。想要做领头羊那必须得证明你有能力带大家谋福利,不然凭啥让你当老大。关陇军事贵族说到底也是利益集团,只要自己能代表他们利益,那自己这个皇帝就能坐稳。至于农民起义军,呵呵,隋末要不是关陇集团抛弃了杨家扶持李家,就凭杜伏威窦建德那种货色也敢南面称尊?简直是笑话。中华历史上由农民起义做到天下统一的也就两个人而已,不说前世太祖,便是朱元璋也不是他们能比的。

    这样目标和理念就都有了,具体的方法无外乎对内和对外两种。对外便是战争,通过战争来掠夺财富土地,转移内部矛盾,对内呢就是彻底打灭山东、东南、江东这三个士族集团,瓜分他们的财富。不过这个比较难,这三家虽然都比不上关陇军事集团,但一旦联合起来搅的天下大乱还是不成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