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收拢人心-第2/3页
刘表闻言,轻轻点头道。
“今岁黄巾叛乱伊始,前任颍川太守司马儁年迈无能,以致于颍川境内生灵涂炭。”
“左中郎将皇甫嵩等人平定颍川黄巾波才叛乱之后,则是阉宦党羽出钱买官,担任颍川太守之职。”
“而这阉宦党羽在颍川太守任上,为非作歹、横征暴敛,本欲赈济百姓之事,却鲜少为之,以致于颍川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现今朝廷已调派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的侍御史刘岱,督察颍川赈济之事。”
“刘岱曾数次拜会于我,商谈颍川赈济之事,目下这阉宦党羽却是已经被看押起来了,想来不日就将押回京师治罪。”
“以这阉宦党羽的罪责,后续定然是要免官去职的,那么这颍川太守的职位却是又空缺出来了。”
“只是不知元基兄,可有意这颍川太守之位啊?”
刘表完,却是一脸从容的看着颇为震惊的阴修。
阴修听得刘表话语,心中却是不断估量,侍御史刘岱乃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又曾多次拜会刘表,商谈颍川赈济之事,刘表为何要特意提及此处?
阴修也知现今朝中公卿,太常刘焉、光禄勋刘宽、宗正刘虞皆是汉室宗亲,也差不多都是花甲之年的人了。
刘表年长于刘岱,刘岱又亲自拜会刘表,商谈颍川赈济之事。
那么是不是明刘表在宗亲一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有没有可能就是下一代宗亲扛鼎之人呢。
毕竟现今南阳府衙中的督邮刘璋,还是太常刘焉的幼子呢。
而且侍御史刘岱手握权柄,为何还要专门去拜会同为宗亲的刘表,商谈颍川赈济之事呢。
多番佐证之下,阴修越发坚定自己所想。
同时也不得不能成为世家大族掌门饶,没有一个简单的,仅仅通过刘表的只言片语,再结合自己知晓的诸多消息,竟然就将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
再想到同为南阳世家大族的何氏有大将军何进,张氏有司空张温,樊氏有少府樊陵,这三家皆有公卿在朝,日后也定然会越发强盛。
自己新野阴氏又怎能甘居人后,毕竟现今五大世家,唯独新野阴氏和新野邓氏略显没落,几乎都在吃老本。
自己阴氏一族还算有些人才,在这一两代人应该还是有希望崛起的。
而新野邓氏,在汉安帝时期被大肆打压,现今却是人才凋零,要想再次崛起,着实还需要些岁月。
考虑到朝中有大将军何进、司空张温、太常刘焉、光禄勋刘宽、宗正刘虞、少府樊陵,这足足一半公卿与刘表交好。
并有可能全力支持刘表日后位列公卿,刘表着实乃是一条妥妥的大腿。
对于刘表有意提携自己担任颍川太守之事,阴修自是在心中权衡利弊一番,随后面色一整,恭恭敬敬的朝着刘表躬身拜倒。
“阴修若是有幸担任颍川太守之职,日后我新野阴氏定唯刘公马首是瞻!”
刘表见此,自是欣喜的扶起阴修。
“好,好,元基兄快快请起,我等日后当同舟共济才是!”
扶起阴修之后,刘表却是又道。
“此次班师回朝,刘某当全力促成此事,此外刘某还有意让督邮阴瑜与樊忠一道入太学进修,元基兄以为如何?”
阴修闻言自是大喜,樊忠、阴瑜二人都刚刚及冠不久,入京师太学倒也合乎时宜,关键是日后二人也能有更好的前程,是故阴修自是拜谢不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