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历史的拐角南阳校尉刘表-第3/3页



    “不知何喜之有?”

    张让颇有些表功的道。

    “陛下今日召公卿议对,商议南阳黄巾叛乱之事。朝议上,朝臣百般推诿,陛下雷霆大怒,狠狠的训斥了朝臣公卿。”

    “此后陛下以公车署奏章为由,力主刘公为帅,统兵平定南阳黄巾之乱。”

    “只是司徒袁隗等人百般阻挠,但好在我等宦官与陛下同心共德。”

    “最后刘公虽不得南中郎将之职,却也得到了一个不相上下的南阳校尉之职。”

    刘表闻言,倒是一喜,从袖中掏出一块玉珏,递到张让手郑

    “多谢中常侍,仗义执言。”

    张让毫无声色的将那块精美的玉珏收入囊郑

    “不敢,不敢,都是为国尽忠,为陛下效力而已。”

    刘表自是又恭维几句,待与张让分开之后,刘表面色一正,看着有些微微皱眉的荀悦道。

    “仲豫,可是不解吾之作为?记住阉宦不足为虑,他们不过是陛下制衡朝臣的棋子罢了,要杀之,陛下一言足矣。”

    “汝若为皇子之师,当教导其“亲贤臣,远人”。同时还当与朝臣乃至阉宦虚与委蛇,如此方能长久。将来新君即位,方能有整肃朝纲之机啊。”

    荀悦闻言,方才醒悟,忙拱手称是。

    刘表与荀悦完话语,又自沉凝,自己领兵作战,本是为国出力,司徒袁隗等人怎会百般阻挠呢。

    转念一想,莫非是之前在大将军府薄了袁隗侄儿河南尹袁术的颜面不成?

    想通这些,刘表也是暗自摇头,朝堂之上争权夺利,果然不适合自己啊,也越发坚定了自己外任的心思。

    入得大殿,皇帝刘宏对荀悦自是一番考较,而荀悦所言的“君臣之道”,让皇帝刘宏大为满意。

    如此一来,也就确认了荀悦侍讲之事,同时刘表也再次确认了自己将为南阳校尉之事。

    不过不同于其他两路都有数万大军,刘表这一路当下总共只有两千人马。

    毕竟其他两路已然攻陷治所,成了气候,而南阳黄巾尚在攻打宛城的过程中,是以受重视程度低了不少。

    不过这两千士卒中有五百北军五校士卒,其余的则是一千五百,则全是三河骑兵。

    另外皇帝刘宏为了弥补刘表,未能替他取得更好的南中郎将之职。

    所以允诺他,到南阳之后,还可再行征召三千人,凑足五千之数。

    此时战时状态下,中郎将可统兵5000-人,而刘表的南阳校尉属于特设校尉,可统兵5000人。

    因为司徒袁隗等饶阻挠,刘表的南阳校尉之职虽与中郎将一般都是轶比两千石,但统兵数量上着实少了很多。

    刘表二人告退之时,刘宏又告之。

    “今日朝议,朕震怒之下,终使得朝中公卿齐心协力。目下各方准备齐全,明日大军当誓师出征,大军开拔之后荀悦当入宫侍讲。”

    刘表、荀悦二人闻言,齐声应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