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万万没想到



    全家人的性命……

    柳照影皱眉,看来事态比她想的更加严重。

    “你可知道欺君之罪……是多大的罪?”

    顾辞安幽幽地吐出这句话。

    欺君之罪!

    柳照影是怎么也没想到顾家还会涉及到欺君之罪。

    胆小怕事的宋国公,还有胆子去欺君呢?

    她第一反应就是顾辞安骗她。

    顾辞安本来也不是弯弯绕绕的人,什么都被柳照影点破后索性就摊开来说了。

    这秘密他也是三天前才从父亲的口中得知。

    没人知道这三天的夜晚他是如何度过的。

    “你猜的基本上都对,我顾家自太祖起就承袭国公爵,百年来过得平平安安,但却还不如得势的伯府,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勋贵们都是靠军功立身,但顾家是个例外,文不行武更不行,顾辞安自己在城外大营里也就是个混饭吃的。

    “因为我顾家老祖宗本来就不是什么将军,他就是军营里最没用的伙头兵,可是因缘际会,他救了太祖的命,所以才得到了这个爵位,但是他除了搭灶头生火什么都不会,凭什么做这个国公?”

    这事柳照影倒是不知道。

    开国之初,太祖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厚感恩,在民间争取一个好名声,所以重赏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但顾家老祖宗知道,有多大锅下多少米,何况一朝天子一朝臣,就他家这段位,大概没多久就会牺牲在政治斗争里。

    所以说小人物也有大智慧,顾家老祖宗想到了自己子孙的未来,就去求了太祖皇帝,用世袭罔替和名下的俸禄、食邑、赏赐换了一样东西。

    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在民间也称作“免死金牌”,柳照影确实没说错。

    一般来说,丹书铁券会赦免三次或以下的死罪,不尽相同,是祖宗会儿孙求的护身符。

    但是顾家的丹书铁券不一样,他免不了顾家族人的罪,当时顾家祖宗和太祖约定的是,顾家的铁券代表了太祖皇帝给救命恩人的一个承诺,救一条命,但只能用在顾氏族人以外的人身上。

    许多人或许会想不通,还有人求铁券不是救自己子孙的命,是救别人的命?

    但柳照影一听之下就忍不住想为顾家祖宗的机智鼓掌了。

    丹书铁券看起来是无上恩宠、免死金牌,但是说白了要看当下这个皇帝认不认他祖宗的账,不认账的直接抄了你的家,你还拿什么给自己免死?更何况你家要是真犯了谋逆这种砍头大罪,还想免死?皇帝直接让拱卫司的高手在夜间一刀割了你的喉你就去见阎王了。

    而为别人家求的免死金牌则不同,顾家人不需要用它,它就成了顾家不断和别人谈条件的筹码,说白了,就是借势。

    许多越是高官厚禄的人,越是怕死,没有人不想给自己求一道保命符,只要每一代的宋国公挑好人选倚靠,那么对方自然会保证宋国公府的安全,而一个缩在角落里,甚至没有多少食邑和土地的国公府,反而容易在夹缝中生存。

    权力更迭,世家、贵族、清流,都会被洗牌,可像菟丝花一样的顾家,却始终屹立不倒。

    顾家没有世袭罔替的资格,却保证了爵位传承百年,成了金陵城中唯一剩下的太祖朝勋贵。

    柳照影在心底给顾家老祖宗道歉,她以前想错了,顾家怎么可能仅靠“贪生怕死”这一招就保全自家,他们是靠了祖宗这条几乎无敌的智计啊。

    “所以你爹他是把……丹书铁券给用了?”

    柳照影觉得宋国公是做得出来这种事的人。

    “怎么可能!”顾辞安涨红着脸:“他只是……不小心把它给……弄丢了。”

    柳照影:“……”

    她想过了很多种可能,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原因!

    弄丢了?

    身家性命一般的东西也能弄丢?

    难怪顾辞安会说欺君之罪,顾家敢弄丢这宝贝,确实是欺君!

    顾辞安也是碍于孝道,不然他也很想抒发一下对父亲的怨言,孝字当头,没办法,只能忍了。

    “元成三年的时候,金陵城遭了洪灾,你是还没出生的……那时候我也就还在襁褓里,当时大半座金陵城都被淹了,还有流寇强盗趁火打劫,我爹娘慌乱奔逃去城外山上,匆促间就把铁券不慎遗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